本文概述2025年柬埔寨电商市场,涵盖市场规模,主要参与者,消费者人口统计,流行产品,跨境趋势,设备使用和支付偏好。
2025年柬埔寨电商市场分析
1. 市场规模及增长率(2025年)
柬埔寨电商市场预计2025年规模将达17.8亿美元,延续两位数增长态势。2024年市场估值约15.1亿美元,年增长率预计达15-18%。2022及2023年市场规模分别为11亿与12.8亿美元,呈持续扩张趋势。增长动力主要来自数字技术普及、居民收入提升及政府支持性政策(如电商法规与税收框架)的推动。
2. 领先的电商平台和市场
柬埔寨电商市场以社交媒体主导的社交商务为特色,消费者常通过Facebook和TikTok的直播购物及店铺进行交易。本地平台如分类信息网站Khmer24亦获较高流量。国际方面,中国平台(如淘宝、速卖通)及东南亚区域巨头Lazada、Shopee均活跃于柬埔寨市场,提供多元购物选择。消费者可同时选择非正式社交渠道与正规的本地或跨境电商平台。
3. 消费者行为与数字人口统计
柬埔寨消费者行为与数字人口统计呈现显著特征。该国人口约1700万,中位年龄27岁,年轻化与数字化趋势明显。截至2024年初,互联网渗透率达56.7%,用户规模966万,社交媒体用户逾1160万,显示强劲的数字化基础。城乡差异显著:城市居民(占总人口26%)主导电商活动,尤其金边凭借优质网络、物流及数字素养成为核心市场;农村地区因基础设施与教育短板发展滞后,但随着连通性提升,其增长潜力凸显。性别参与均衡(女性占比50.5%),消费偏好存在差异:女性集中于时尚、美妆品类,男性偏好电子产品,但整体数字消费群体持续扩大。
4. 最受欢迎的产品类别在线
电商产品类别方面,时尚与服装(含美容产品)长期占据最大市场份额,2021年在线收入达2.64亿美元,化妆品、服饰及配饰在社交媒体平台持续热销。消费电子产品需求激增,占在线销售额约25%,智能手机与家电网购普及推动市场扩张。食品杂货因Nham24、Foodpanda等配送平台兴起而快速增长,家居用品及电器则受益于物流体系优化实现增长。年轻群体(Z世代与千禧一代)作为核心消费力量,显著推动时尚、美妆及科技产品的线上销售趋势。
5. 跨境与柬埔寨本土电商趋势
柬埔寨电商目前以本土交易为主,主要通过本地平台或社交媒体(如Facebook/Instagram)完成。这一现状源于本地化便利性及跨境物流的初级发展阶段。然而,随着消费者对海外商品种类和价格优势的需求增长,跨境电商正逐步兴起。中国电商平台(如淘宝、全球速卖通)通过直接交易或本地中介成为主要跨境渠道,同时消费者对泰国、越南及全球商品的兴趣也在提升。柬埔寨政府及行业正将跨境贸易视为增长契机,通过区域贸易协定(东盟、RCEP)及海关简化措施推动发展。尽管如此,跨境交易仍面临挑战:高昂的运输成本、漫长的交货周期、清关复杂性及消费者信任问题(如欺诈风险与退货困难)。随着物流基础设施完善及信任机制建立,跨境电商有望成为国内市场的重要补充。
6. 在线购物中的移动与桌面设备使用
柬埔寨互联网使用以移动端为核心,电商领域尤为显著。该国移动用户数(超2100万)已超过人口总数(约1700万),实惠的数据套餐使智能手机成为主要上网设备。据统计,全国54%的互联网流量来自移动设备,电商场景中这一比例更高——绝大多数交易通过移动应用或网页完成。行业观察表明,移动端已成电商增长主力,企业正通过优化响应式网站及开发专属应用强化移动端体验。尽管台式机仍被部分用户(如办公人群)用于复杂交易,但移动商务的主导地位不可替代。因此,移动端适配策略应成为电商发展的核心考量。
7. 网上交易的付款方式
柬埔寨电商支付方式近年显著转向数字化,现金依赖大幅降低。尽管货到付款(COD)曾是主流(因银行服务可及性低及信任问题),但其份额正快速萎缩。截至2023年,二维码及电子钱包支付已成首要方式,占电商交易量的47%,主要依托ABA Pay、Pi Pay等移动钱包应用的普及及无现金支付的便利性与促销活动。现金支付占比仍达26-27%,但已退居次要地位;其余13%的交易通过移动转账、银行转账、银行卡及金融科技服务完成。
金融科技的发展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主流银行与支付机构推出的数字平台(如ABA银行移动支付应用、Acleda电商支付服务及Wing Money等)显著推动了无现金交易增长。尽管部分消费者仍偏好COD,但移动支付工具的便捷性与渗透率正加速柬埔寨电商支付的数字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