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国家基本情况
地理位置优越。
马来西亚地处东南亚,由马来半岛南部的马来亚(即西马来西亚)和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的沙捞越、沙巴(即东马来西亚)组成,北与泰国接壤,南与新加坡隔柔佛海峡相望,东临中国南海、菲律宾,西濒马六甲海峡,南与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相邻。国土总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铁路贯穿半岛南北。
油气、橡胶等自然资源丰富。
马来西亚石油储量丰富,是亚太地区主要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之一,其石油产量在东南亚地区位居第二,仅次于印度尼西亚。同时,铁、金、钨、煤、铝土、锰等矿产储量也较为丰富。马来西亚也是全球重要的天然橡胶生产国和东南亚重要的汽车轮胎生产国和出口国。此外,马棕油和胡椒产量和出口量也居世界前列,另盛产热带硬木。
人口结构稳定、年轻化、受教育水平高、华裔在人口占比高。
从总量来看,据马来西亚统计局最新数据,截至2024年底,马总人口预计超3410万人,人口增长率为1.9%。根据世界银行预测数据,当前马处于人口上升期,距离人口拐点仍有近50年距离。从年龄结构来看,2024年劳动人口(15至64岁)占比70.2%,老年人口(65岁以上)占比7.5%,年龄结构整体较为年轻,潜力大,且总抚养比仍处下降阶段,社会抚养负担较轻。从分布来看,2023年马来西亚城镇化率达78.4%,在东南亚处较高水平,仅次于新加坡和文莱;同时,80%的人口分布在占国土面积37.5%的西马地区,东马面积更大,却人口稀少。从受教育水平看,马来西亚的联合国教育指数在东南亚地区排第二位,仅次于新加坡,但高于中国。从身份和族裔结构来看,总人口中公民(Citizens)约3070万,非公民( Non-citizens)340万;在公民中,马来裔占比70.4%,华裔占比22.4%,印度裔占比6.5%,其他族裔占比0.7%;非公民中,外籍劳工200.4万,占比58.9%,占总人口的5.9%,超第三大民族印度裔人口数量。
就业市场向好,外籍劳工在农业和建筑业就业占比高。
从走势看,马来西亚就业市场在疫情期间遭受冲击,失业率一度超过5%,但低于国际金融危机水平。此后就业市场逐步好转,失业率持续回落,至2024年末已下降至3.2%。从结构看,服务业从业人员占比超过60%,其次为制造业,占比约20%。从身份看,非公民就业占比12.7%,较2016年的15.6%有所下降,且非公民在农业、建筑业中就业占比明显高于公民,但在服务业占比则低于公民。根据世界银行《移民、自动化和马来西亚劳动力市场》(2024年11月)报告,马来西亚外籍劳工多来自印尼、孟加拉国、尼泊尔等国家,主要从事建筑、餐馆、工厂、清洁、劳力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