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国内需求因食品、化工、油脂化工及生物柴油行业消费复苏而增长,支撑新鲜棕榈果价格,从而改善企业业绩。然而,行业仍面临非关税贸易壁垒加剧、原材料竞争及产能过剩风险,后者预计将持续高企。
泰国棕榈油行业展望
行业细分分析
棕榈种植者
机遇:产量增长、泰国国内需求复苏及政府政策支撑价格,收入有望增加。
风险:病虫害爆发威胁单产、肥料成本高企。
粗棕榈油(CPO)加工厂
机遇:泰国国内市场复苏、旅游业及运输业扩张、生物柴油政策支持业绩改善。
挑战:产能过剩导致原材料竞争激烈,小规模工厂因缺乏下游整合(如精炼、生物柴油生产)面临成本压力及利润率挤压。
通过格兰德查全球平台(https://www.x315.cn/searchworld?share=GETXO),能够直接查询到泰国公司的注册号和税号,还包括企业名称、注册资本、成立日期、企业状态、企业官网、企业电话、传真、主要人员、抵押登记等模块。
棕榈油精炼商
增长驱动:食品行业(旅游业、酒店餐饮业复苏)推动CPO精炼需求年增3%-4%;油脂化工行业(洗涤剂、化妆品等)对副产品需求回升。
棕榈作物贸易商(收集场)
优势:La Niña效应提升鲜果供应,叠加对小规模种植者的议价能力,收入增长可期。
全球市场概况
成本优势:棕榈油为生产成本最低的植物油,单产较大豆、油菜籽等作物高5-10倍。
供需格局:2024年全球棕榈油产量7630万吨(占植物油总产量34.4%),消费量7510万吨(占34.6%)。东盟主导生产,印尼(4300万吨,56.4%)与马来西亚(1970万吨,25.8%)合计占全球产量82.2%,出口占比达86.6%。
贸易流向:印度为最大进口国(占20.7%),其次为中国(10.2%)、欧盟(8.9%)及巴基斯坦(7.2%)。
供需增速:2020-2024年全球CPO需求年增1.5%,产量年增1.1%,截至2024年底库存总量1590万吨。
2024年,尽管泰国在世界棕榈油产量排名中位居第三,但其产量仅占全球总产量的4.7%,因此,与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不同,泰国对全球价格的影响很小。泰国国内油棕产业在地理上非常集中,85.9%的油棕种植面积都在该国南部,特别是集中在Surat Thani、Krabi和Chumphon三个地区,这些地区的油棕种植面积约占泰国全国的57.4%。按重要性排序,其余分布在中部、东北部和北部(图2)。2024年,棕榈树的总收获面积达到630万rai(+1.5%)。同年,泰国全国油棕总产量为1860万吨(+1.9%),转化为330万吨CPO(-1.6%)
泰国棕榈油行业的优势之一在于其完整的供应链体系,主要由以下环节构成:
上游生产(油棕种植户)
由约41万家庭主导,以小规模种植为主。大型生产商通常垂直整合产业链,直接运营自有的毛棕榈油(CPO)加工厂。
中游生产(CPO工厂)
泰国全国现有124家CPO工厂,年加工产能约670万吨(工业经济办公室数据)。大型加工厂除生产CPO外,还投资油棕种植园,培育新品种并开发幼苗。加工副产品可创造多元收入:仁粕作为动物饲料,棕榈壳与纤维用于生物质能源或有机肥料生产。
下游生产(棕榈油精炼厂)
泰国全国22家精炼厂构成供应链终端,年产能300万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数据)。大型企业常通过投资上下游环节(如CPO工厂或植物油生产)强化产业协同。
关联产业
生物柴油精炼、食品加工、化学及油脂化工行业等进一步吸收棕榈油供应,用于生产生物燃料、食品原料及日化产品(如肥皂、化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