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统梳理马来西亚的基本国情、政治局势、经济结构和现状、宏观政策和中马关系,为理解与评估马来西亚投资机遇与风险提供参考。
中马关系概览
国家基本情况方面,马来西亚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人口结构稳定、年轻化,受教育水平高,华裔为第二大族裔,占比1/5;就业市场向好,外籍劳工在农业和建筑业中的就业占比高。
政治态势方面,当前马国内政局整体较稳,但安瓦尔领导的“希望联盟”与“巫统”的合作关系正出现裂痕,民众对政府反腐立场也多存怀疑;马对外关系立足东盟地区,并注重在中美之间维持大国平衡,拒绝“选边站”。
宏观经济方面,当前经济规模位居地区第六、人均GNI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但尚未跨越“中等收入陷阱”,2024年宏观经济在内外因素助力下经济实现超预期增长;宏观经济为消费驱动型,产业结构以服务业为主,汽车和半导体为优势制造产业;对外经济呈经常账户顺差状态,具有出口导向特点,且外贸依赖度较高,新加坡、中国和美国为其前三大贸易伙伴,当前马中贸易在马对外贸易中占比明显高于马美贸易,但后者2020年以来已有上升态势;直接投资方面为东南亚第三大ODI来源地和第四大FDI目的地,FDI主要流向服务业和制造业,中国为马重要外资来源地,美国对马直接投资波动较大。
宏观政策方面,实施多元目标、利率导向货币政策制度,当前货币政策基调整体偏紧,尚未开启降息,通胀治理效果良好;实施浮动汇率制度,外汇进出自由度较高,本币汇率波动较大,但央行会对外汇市场进行灵活干预;当前财政政策保持宏观稳健,政府债务问题值得关注;马来西亚的主权信用评级在东南亚地区处于中等偏高水平;短期偿债风险偏低,政府债国际化程度高,但交易活跃度和收益率处于地区中等水平;产业政策致力于加速经济结构转型,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并发展高附加值制造业,提升全球价值链竞争力,能源、数字经济及半导体产业为重点支持产业;外资政策整体以鼓励优惠吸引政策为主,限制性政策较少,无外资安全审查程序,通信、批发零售、保险、银行、油气存股权比例限制,其中外资原则上最多可持有投资银行、现有伊斯兰银行70%股权,经央行个案审批可突破,外国银行可在马全国开设4家分支机构;劳工政策鼓励本地雇佣,但吸引海外技术人才在马工作。
中马双边关系方面,高层政治互动频率高;双边贸易增长强劲,2024年双边贸易额增速高于中国进出口整体增速及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增速,中国对马出口潜力商品包括电子电器、机械设备和汽车零部件等,进口潜力商品则包括半导体器件、石油及其制品、棕榈油及其制品和榴莲等热带水果;双向投资态势良好,中资主要投向制造业、房地产、基础设施和金融服务等行业,且制造业投资正由传统制造向高科技制造、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扩展;在马华人在经济领域影响力较强,2024年马来西亚民众在中美“选边站”民调中对华支持度为东南亚地区最高,达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