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的市场特点:中小企业占主导,家庭经营普遍、消费者注重性价比,但对品质有要求、旅游季节性强,拉动消费显著等。
希腊的市场特点
中小企业(SMEs)占市场总数的95%以上,遍布各行各业(餐饮、旅游、零售、建筑等)。
家族企业和“夫妻店”在本地很常见,商业氛围偏人情化、信任导向。
企业结构扁平,决策过程相对直观快捷,适合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价格敏感性强:尤其在经济危机后,大众消费仍倾向于比价、打折、促销。
同时又讲究“好东西”:食品、日用品、健康类产品更重质量与原产地。
进口品牌有市场,尤其在化妆品、家电、手机配件、服装、美容健康等领域,欧美和亚洲(尤其韩国、日本)品牌都颇受欢迎。
希腊本地产品如橄榄油、蜂蜜、葡萄酒、羊奶奶酪等世界知名,“Made in Greece”标签在国内外都有一定号召力。
但在中高端消费、亚洲元素、健康有机产品方面,外国产品仍有较大市场空间。
每年约有3,000万外国游客涌入(人口才1,000多万),主要集中在5月–10月。
旅游带动的消费激增,包括食品饮料、纪念品、旅游用品、时尚、美妆、电商销量等。
岛屿、沿海城市在夏季消费能力远超冬季,适合季节性运营计划。
疫情后电商飞速发展,但相较于北欧、德国等国,仍处于中期发展阶段。
平台以Skroutz、Public等本地电商为主,消费者习惯先比价再下单。
物流在岛屿、多山地区仍不稳定,小包裹配送时效与服务体验有待改进。
增值税(VAT)高达24%,是欧盟中偏高的。
对外企来说,注册公司、报税、清关、进口合规流程繁琐,建议找当地代理或顾问。
同时也意味着灰色经济和现金交易仍有存在。
年轻人活跃在Instagram、TikTok;中年群体主要用Facebook。
"网红”与小型影响者(micro-influencers)对品牌推广、导购、餐厅推荐、时尚、美妆产品销售影响巨大。
线下和线上结合的推广策略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