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警告称,美国为促使各国达成贸易协议设定7月9日为最后期限,届时若谈判进展迟缓或无结果,将自动恢复此前曾威胁的“解放日”关税计划,税率范围11%至最高50%,基于4月2日提案备忘录实施。
贝森特接受彭博电视专访时强调,他预计7月9日前会出现“交易潮”,但仍直言:“如果是因为对方拖延或反复,我们将重启4月2日宣布的高关税水平。”,明确责任和后果。然而,无续期由总统特朗普决定,周边国家需抓紧时间。
此前数日,美国斥责加拿大新拟3%数字服务税(DST)为“对美科技巨头的攻击”,特朗普立即叫停与加谈判,并威胁启动关税对抗)。
面临威胁,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与特朗普沟通后,于6月30日突然撤回数字服务税,避免推行,标志谈判重启。白宫经济顾问哈塞特确认后续贸易协商立刻恢复,并为双方争取7月21日前达成协议。
此举被业界解读为加美“皆赢”——加拿大避免国内强烈反弹,加拿大商界表达赞成。双方重申希望推动不仅包括数字税,也涵盖更广泛的商品贸易安排。
欧盟贸易专员谢夫乔维奇于6月30日确认将访美,与美国贸易代表Greer及商务部长Lutnick会晤,目标在7月9关税重启前制定“公平双边关税方案”,强调保障欧企市场可预期性,并明确欧盟不会削弱其数字市场及服务法规。
他指出,欧盟已收到美国提出的协议首批草案,将就关税互惠与贸易稳定性密切磋商,同时抵制美方施压修改技术监管政策。
数据显示,自1月至6月中旬,中国制造商品在亚马逊价格中位数上涨2.6%,远超同期核心通胀1%,其中家具涨3.5%、电子涨3.1%。数据公司DataWeave指出,即便是“温和关税”,也因利润薄、补货周期快,会迅速反映到售价。
亚马逊称价格变动属正常零售波动,但大型零售商沃尔玛、梅西、耐克等已警告或实行涨价措施应对成本上涨。不过,美国5月零售销售下滑0.9%,反映高利率与消费者信心疲软可能限制进一步成本转嫁,通胀与消费之间存在拉锯战。
消息传出瞬间,北美及亚洲市场普遍上涨:美国股指因交易乐观提振,标普500、纳指创下纪录季度涨幅;亚洲市场同样因贸易预期回暖而受益,道琼斯期货上涨0.4%。
但市场同时警惕美国参议院通胀驱动法案、沪深率、高赤字潜在冲击,以及美联储可能推迟降息1–2个月,市场避险情绪仍存。
目前谈判进入关键倒计时:
贝森特重申:是否能避开7月9日的政策转折点,取决于特朗普是否授予谈判“慈悲期”——但过去态度显示延长期宽限可能性极低。
如果谈判无果,将进入高关税状态,全球供应链将承受更大压力,消费者价格和通胀可能迎来新一轮冲击;同时市场避险情绪再起,可能引发资金撤离股市及债市避险。
另一方面,如果谈判成功,各方获得缓冲时间,美国将实现阶段性缓和,但长期摩擦并未解决,取决于美方是否制定贸易合作新框架。
以上新闻内容集结多方报道与市场反应,尽量全面呈现美方7月9日关税节点临近的紧迫态势。关注我们,及时获取最新外贸关税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