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人口超过14亿,年轻人占比非常高,是未来消费市场的主力军,对汽摩需求庞大且多元。尼日利亚作为非洲最大经济体和人口第一大国,其汽摩市场广阔且增长迅速。随着非洲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中产阶级的崛起,汽车需求不断增加,二手车市场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如尼日利亚每年进口的二手车超过20万辆,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国的二手车市场也十分活跃。
2024年中非贸易额高达2.1万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车和摩托车对非出口分别激增104%和21%。2024年,重庆汽车对非出口额约23.76亿元,同比暴增551.99%;摩托车对非出口额达25.80亿元,同比增长19.69%。预计到2027年,重庆汽车出口非洲金额将达371.58亿元,摩托车出口非洲规模将达31.59亿元。
部分非洲国家为推动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例如埃及、加纳、埃塞俄比亚等国正通过关税减免、购车补贴等政策大力推广电动汽车;加纳自2024年起,进口电动车8年免关税,鼓励本地组装,并拟投资充电站建设,推动与中国企业技术合作;科特迪瓦承诺2030年前温室气体排放减30%,加速能源转型,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同时推广电动汽车使用。
刚果民主共和国拥有全球70%的钴储量,以及全球最大的硬岩锂矿床,这些都是新能源汽车电池和关键部件的原材料。非洲国家能源转型需求迫切,而中国汽摩产业具有技术优势、成熟产业链和强烈出海意愿,双方产业互补性强,通过合资建厂等模式可实现双赢。
新能源汽车和电动摩托车正成为非洲新能源转型的突破口,部分国家已尝试建设电动车本地化供应链。非洲多国将电动化纳入国家战略,为中国输出新能源技术、充电设施和储能解决方案提供了契机。此外,非洲消费升级与多元化市场需求,为中国车企提供了通过差异化产品和服务创新(如网约车平台、换电网络)精准匹配市场的空间。
非洲部分国家存在政策法规稳定性、汇率波动、贸易壁垒等宏观风险,以及因文化差异、消费习惯不同带来的市场推广、供应链管理和本地化运营难题。部分国家法律体系各异,法规不够健全或执行力度不够,如阿尔及利亚政府禁止进口二手车,并强制要求汽车进行技术检测。
非洲部分地区的物流成本较高且效率不高,这不仅会增加运输成本,还可能延长货物周转时间。非洲许多国家的道路状况不佳,维修服务网络不健全,基础设施的落后给二手车的使用和维护以及汽摩产业的发展都带来了困难。
非洲的金融市场不够发达,消费者贷款难、利率高,这限制了二手车等产品的销售。
非洲的二手车市场还面临着品牌认知度低、技术标准差异等问题,对企业进入市场提出了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