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我国外贸交出了一份亮眼的 “成绩单”。据海关统计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1.79万亿元,同比增长2.9%。
2025上半年外贸成绩单
上半年进出口规模站稳20万亿新台阶
发布会上透露,上半年我国进出口规模成功站上20万亿元新台阶,创下历史同期最高水平。至此我国进出口已连续9个季度保持在10万亿元以上,较去年上半年净增6000多亿元。
从季度数据看,二季度进出口同比增长4.5%,增速比一季度提高3.2个百分点,实现连续7个季度同比增长。6月单月进出口3.85万亿元,同比增长5.2%,出口2.34万亿元增长7.2%,进口1.51万亿元增长2.3%,三项指标均实现同比增长。
贸易伙伴方面,上半年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1.29万亿元,同比增长4.7%,占进出口总值的51.8%;对东盟进出口3.67万亿元,同比增长9.6%,对欧盟、韩国、日本等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也均呈增长态势。
出口规模首破13万亿同期新高
上半年我国出口规模实现突破性增长,历史同期首次达到13万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高技术产品出口表现亮眼,同比增长9.2%,已连续9个月保持增长。
具体来看,高端机床、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出口增速超20%,仪器仪表出口增长14.7%,高技术产品出口中自主品牌占比提升至32.4%。从市场主体看,民营企业出口8.52万亿元增长8.3%,外资企业出口3.49万亿元增长5.4%,国有企业出口9687.3亿元增长3.8%。
出口市场呈现 “传统稳、新兴快” 特点,对欧盟、日本、英国等传统市场出口稳步增长,对东盟、中亚、非洲等新兴市场出口增速均达两位数,机床、农机等产品在新兴市场需求旺盛。
消费品与高端装备进口增速回升
上半年我国进口虽同比下降2.7%,但随着国内经济回升向好,二季度进口已转为增长,且主要由数量增长拉动。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吕大良解释,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是影响进口增速的重要因素。
数据显示,大宗商品占我国进口总值三成左右,上半年原油、铁矿砂、大豆进口均价同比跌幅均超一成,下拉整体进口增速2.7个百分点。剔除价格因素后,进口实际需求呈回升态势。
工业领域中,二季度高端机床、电子元件进口增速较一季度分别加快13.9和7.7个百分点;消费领域里,二季度食品烟酒类进口增长8.8%,文化娱乐类增长10.8%,日化用品增长3.1%,显示内需回暖带动进口结构优化。
民营企业外贸占比提升至57.3%
上半年民营企业进出口表现突出,进出口总值达12.48万亿元,同比增长7.3%,占我国外贸总值的57.3%,较去年同期提升2.3个百分点,进出口均保持增长。
截至二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已连续21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增速持续高于整体水平。上半年民营企业进出口规模首次在同期突破12万亿元,增速比全国整体高4.4个百分点。
民营企业创新活力凸显,在有进出口实绩的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中占比超八成,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12.5%。出口中装备制造业产品占比过半,船舶、汽车、专用装备出口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在进出口500强企业中占据218席。
外资企业进出口连续5季度增长
上半年外资企业进出口6.32万亿元,同比增长2.4%,实现连续5个季度同比增长。面对复杂外部环境,在华外资企业持续深耕中国市场,信心稳定。
从行业看,外资企业在专用设备、电气机械、电子设备等制造业出口领域保持较快增长。区域布局更趋均衡,东部、中西部、东北地区外资企业进出口占比分别为30%、25.1%、26.4%。
上半年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资企业达7.5万家,创2021年以来同期新高。外资企业加大投资力度,高端装备进口增长3.2%;同时加快研发布局,保税研发货物进口增长52.1%,占全国总量七成以上。
近期中美贸易呈现回升态势
上半年中美进出口总值2.08万亿元,同比下降9.3%。其中出口1.55万亿元,下降9.9%;进口5303.5亿元,下降7.7%。受美方 “对等关税” 影响,二季度中美贸易同比下降20.8%。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日内瓦、伦敦经贸会谈取得积极进展,近期中美贸易出现回升迹象。6月中美进出口额从5月的不足3000亿元回升至3500亿元以上,同比降幅明显收窄。
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表示,目前中美双方团队正加紧落实伦敦框架成果,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让合作成为中美经贸主旋律,推动全球贸易体系回归公平开放,为世界经济复苏贡献力量。
跨境电商进出口同比增长5.7%
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达1.32万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出口1.03 万亿元,增长4.7%;进口2911亿元,增长9.3%,展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海关总署指出,跨境电商作为连接全球生产与消费的 “数字桥梁”,是国际贸易数字化发展的重要趋势。部分国家人为设限难以改变这一潮流,我国愿与各国加强合作,共同促进跨境电商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