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交易中减小信用风险的方法:全面调查交易对手、选择安全的交易方式、使用出口信用保险等。
海外交易中怎么减小信用风险?
一、交易前
1.全面调查交易对手:通过专业第三方机构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开展尽职调查,获取交易相对方的详细信息。利用国际信用评级公司如标准普尔、邓白氏、穆迪、惠誉等的信用报告,评估其信用及财务状况。还可通过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如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安联保险集团、科法斯等,获取交易相对方的信用评级信息。
2.选择安全的交易方式:信用证是一种由银行开具的书面承诺,保证在指定条件下,申请人(通常为买方)委托的银行(出具承诺的银行)会向受益人(通常为卖方)支付一定金额。常见的信用证类型有跟单信用证、光票信用证、即期信用证、远期信用证、可撤销信用证、不可撤销信用证、保兑信用证、背对背信用证、循环信用证、备用信用证等。担保函是由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担保人)应申请人(通常为贸易一方)的要求,向受益人(贸易对方或第三方)出具的一种书面承诺,保证在申请人未能履行合同义务时,担保人按约定条件支付一定金额或履行特定责任。托收即卖方通过银行向买方收取货款的一种国际贸易支付方式,即货物到达目的港后,银行才释放提单,买方必须先支付货款或承兑汇票后,才能获取提单提取货物。
降低外贸风险可以采取查询相关企业的信用报告方法:
国外企业信用报告详细咨询:https://www.wjx.cn/vm/ebZe8kb.aspx
快速获取国外企业信用报告:https://www.x315.cn/overseasreport?share=LCJKH
二、交易中
1.使用出口信用保险:出口信用保险是一种由政府或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服务,旨在保障出口商(卖方)在国际贸易中遭遇商业风险或政治风险时,能够获得赔偿。主要帮助出口商应对与外贸交易相关的信用风险,包括买方破产、付款拖延、政局不稳定等因素。
2.应收账款管理与催收:为客户设定明确的付款期限,并根据客户信用情况制定灵活的账期安排。对高风险客户,可以要求缩短账期,尽量避免长期的信用赊账。定期对账和催款,与客户保持定期对账,确保付款金额和时间准确无误。同时,在账期到期前主动联系客户,提醒即将到期的付款。关注客户的财务状况、付款历史及市场动态,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客户。一旦发现客户可能存在资金问题,应迅速采取措施,如缩短账期或暂停发货。对于拖欠时间较长的应收账款,委托正规专业的第三方催收机构进行催收。
三、交易后
1.合同条款中的保护措施:在合同条款中加入明确的保护性条款,如明确商务条款,涉及国际贸易尽可能采取书面的方式订立合约,并在合同中对涉及如交易物品的质量和数量、交际金额及计算方式、货物交付及价款支付、质保及维护、物流运输、其他交易惯例特殊条款等重要的商务条款进行明确约定,避免在履行过程中争议及纠纷的产生。所有权保留条款,合同中明确规定,在客户支付全部货款之前,货物的所有权仍归卖方所有。这种条款可以在客户违约时确保货物的收回。防欺诈保护,在签订合同时,确保所有交易条款明确,包括付款方式、货物所有权、违约处理方式等。如果发现任何异常行为或客户身份存疑,可以依据合同条款终止交易或要求额外的保证金。
2.寻求第三方专业机构及时介入处理:在风险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时,及时聘请专业律师事务所全方位介入,针对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结合交易相对方所属国的法律制度、国际贸易规则,以及双方约定的争议解决方式,采取有效的调解或司法措施。也可寻求国际商事调解机构的帮助,进行纠纷的斡旋和调节,以帮助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避免诉讼带来的时间和成本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