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 2025年7月23日,美国白宫正式发布题为《赢得人工智能竞赛:美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的战略文件,该文件基于特朗普于 2025年1月23日 签署的第 14179号行政命令“关于消除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领导地位障碍”而制定,是特朗普政府推出的首个全面AI战略蓝图。
整份计划共 28 页,涵盖 90 多项政策举措,核心围绕三大支柱展开:
文件明确指出,中国是美国在AI领域最强劲的“战略竞争对手”。文中称,中国在 半导体制造、电力网络建设、科学数据积累等领域“已领跑美国”。美方强调必须通过政策扶持(如绿色审批放宽、能源基础设施升级等)加快追赶速度。
此外,白宫还控诉中国在国际组织(如联合国、ITU、ICANN)推广“不符合美方价值观”的AI治理标准,要求盟友联合抵制中国对国际标准的影响力渗透。
行动计划围绕出口管控、技术脱钩与构建“华排外”技术联盟三方面展开对华遏制:
美国将强化对高端AI芯片的出口控制,通过芯片定位功能追踪流向,确保不流入“中国等‘受关注国家’”。同时,新增半导体制造设备等子系统的出口限制,弥补此前漏洞。若盟友不配合,美国将启用《外国直接产品规则》(FDPR)与关税工具施压协调全球封锁。
文件要求美国国内AI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电网、电信网络)全面剔除“外国对手技术”,特别指向华为等中国企业,担忧其可能存在“后门风险”。禁止政府采购或使用中国AI系统,全面落实“技术脱钩”方针。
美国计划推动以本国技术为核心的“AI全球联盟”,向盟友出口美国完整AI技术栈(硬件、模型、软件、标准),要求盟友识别并排斥中国技术。力图通过 AI 技术外交,形成全球规则和产业影响力的制度联结。
行动计划将AI竞争包装为“新太空竞赛”,目标明确:维持美国“无可争议的全球主导权”。文件在多个段落将中国AI技术上升为“价值观威胁”,批评中国利用AI进行价值宣传与治理输出,强化“意识形态对抗”的调性。
美国政府提出新AI必须去除“woke”色彩、追求“中立客观”,必须在系统设计中避免“社会工程式偏见”。
特朗普在发布仪式上将 AI 竞争形容为“一场关系国家未来的竞赛”,呼吁全美动员,重建优势。科技和商业界普遍表示欢迎。Nvidia CEO Jensen Huang 和 AMD CEO Lisa Su 在华盛顿声明中称赞该计划将加速建设 AI 基础设施、促进芯片出口与创新扩张,给予美企战略机会。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批评声音指出,该计划缺乏对 AI 错误信息、版权保护等关键议题的应对机制,担忧去除监管后容易出现伦理风险。劳工、民权与环保组织发布“人民AI行动计划”,抨击该方案偏袒大科技、忽略公众利益。
该行动计划的推出意味着,美国将从出口控制、基础设施安全、价值观叙事三方面系统性构建对华技术封锁壁垒。短期来看,中国AI企业与研究机构将遭遇更严厉的海外设备、模型与供应链管控。而在国际标准和治理组织层面,美国也在积极争夺话语权,遏制中国技术治理模式输出。
同时,美国拟借助 AI 技术联盟和出口金融工具,加强盟友与伙伴国的全面绑定。这不只是科技竞争,更是新的国际秩序构建与价值界定之争。
若中国无法突破技术自主与供应链安全的瓶颈,其AI发展可能受限于外围资源,而全球AI治理的方向也可能倾向于以美国倡导的“客观、中立、安全”为准绳。
这份 2025年7月23日 发布的《美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不仅是特朗普政府首部AI全面战略蓝图,也是美国在中美科技竞争中首次将技术封锁和外交联盟作为主轴的重大政策宣言。对中国AI行业而言,意味着美国在政策层面加速展开全方位防控;对全球而言,这是一次价值观与技术霸权的新版角逐。
欢迎关注,评论区交流你怎么看这场“技术封锁”与全球AI秩序新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