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企业海外交易前必查的内容:主体真实性核查、合同签订代表的权限核查、交易国政治制度等。
外贸企业海外交易前必查的内容
一、交易对象方面
1.主体真实性核查:借助进口方官网、谷歌搜索、行政主管部门官网、行业协会、海关数据等多渠道对交易对象进行背景调查,确认是否真实存在该交易对象。重大交易可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
2.合同签订代表的权限核查:审核或确认负责签订合同的单位或个人是否已取得相应的合法授权以及授权的范围、事项、期限等,防止无权代理或超越代理权限订立合同。
3.审查交易主体是否具备相关资质或许可:部分外贸或进出口合同需要行业特殊代理权资质或经营许可,需对签约主体的资质或许可情况进行调查核实。
4.审查交易对象的资信能力:对交易对象的财务状况、涉诉情况、债权债务等进行调查,同时审查其过往业绩和人员素质。
降低外贸风险可以采取查询相关企业的信用报告方法:
国外企业信用报告详细咨询:https://www.wjx.cn/vm/ebZe8kb.aspx
快速获取国外企业信用报告:https://www.x315.cn/overseasreport?share=LCJKH
二、交易国政策环境方面
1.政治制度:了解交易国的对外政策、社会稳定等情况,判断是否存在政治风险,如战争、政变、政策突变等可能影响交易的因素。
2.经济状况:关注交易国的主要资源能源、工农业生产状况、财政金融、经济发展状况等,评估其经济实力和市场潜力,以及是否存在经济危机、通货膨胀等风险。
3.贸易政策:研究交易国的进出口贸易额、主要贸易国别、对外贸易和外汇管制状况、海关税率、检验检疫措施等,了解其贸易政策的宽松程度和对特定商品的限制或鼓励政策。
4.法律制度:了解交易国的法律体系、合同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等相关法律,以及与国际贸易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交易符合当地法律要求,避免法律风险。
三、产品合规方面
1.商品归类:确定拟出口货物的商品名称、hs-code、申报要素、退税率、海关监管要求等,以便准确申报和缴纳关税。
2.产品认证:核实产品是否需要在目的国获得特定的认证,如欧洲的ce认证、美国的fda认证等,确保产品符合目的国的质量和安全标准。
3.知识产权:检查产品是否侵犯了目的国的商标、专利、版权等知识产权,避免因知识产权纠纷导致交易失败或面临法律诉讼。
四、合同条款方面
1.基础条款:明确写明买卖双方的基本信息,包括双方的姓名或名称(全称)、地址、联系方式、联系人等。
2.贸易术语:了解常见的贸易术语fob、cfr、cif等,明确双方在货物运输、保险、风险转移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3.商品价格:注意明确货物价格及构成,是否包含包装费、运输费、装卸搬运费、质量问题的退换货费、税费等全部费用,审查是否包含价格调整机制。
4.商品的品质、数量和包装:明确约定货物的质量、规格,同时建议约定品质公差,审查是否有包装条款,应详细规定包装材料、包装方式、包装标志等,是否约定验收标准及验收出现异议的解决方式。
5.价款支付:审查支付方式、支付条款是否明确,如采用信用证支付,要选择有良好信誉的银行开立信用证,以保障支付的可靠性。
6.适用法律和争议解决:注意控制涉诉成本,可采用部分线上争端解决机制,一般建议选择第三国的仲裁机构,建议使用cisg国际公约。
降低外贸风险可以采取查询相关企业的信用报告方法:
国外企业信用报告详细咨询:https://www.wjx.cn/vm/ebZe8kb.aspx
快速获取国外企业信用报告:https://www.x315.cn/overseasreport?share=LCJK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