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AI合作情况
2025年4月14日,河内见证了一个关键时刻——中越签署 《关于深化人工智能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为两国AI合作架设官方桥梁。这并非孤例,中越AI合作已形成多层次布局:
政府主导项目稳步推进:
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展示中心2025年4月在南宁开工,将作为中越技术对接枢纽
广西林科院与越南国立林业大学签署AI赋能林业合作备忘录,联合开发多国语言版桉树有害生物识别系统
企业级合作更具落地性:
农业AI:广西林科院开发的“油茶有害生物智能识别程序”在越南义安省应用,3秒内完成病虫害诊断,大幅降低作物损失
工业机器人:中国AGV企业艾吉威在越南轮胎工厂部署“小千斤”叉车AGV系统,提升物流效率20%,降低人力成本30%
AIGC应用:传奇数字梦工厂与筷子科技合作,推动AI生成内容技术在越南落地,助力本地文创产业升级
学术协同培育创新土壤:
广西民族大学与越南大南大学共建实验室,研发支持越南语的工业机器视觉系统,计划2025年投入应用
清华大学研究院与越南国家创业协会签署备忘录,搭建大湾区科技企业与越南的人才培养和技术交流平台
基于现有合作基础与越南市场需求,中越AI合作可在以下领域重点突破:
智慧农业深化区:
越南农业占GDP比重达14%,但每年因病虫害损失超5亿美元。可扩展“油茶AI”模式至水稻、咖啡等核心作物,开发全生长周期管理平台,集成卫星遥感与传感器数据。
智慧城市新基建:
越南城镇化率仅38%,智慧城市建设需求迫切。中国企业在交通管理(如海康威视AI摄像头)、能源优化(电网负荷预测)及政务服务平台(类似浙江“浙里办”)等领域具备成熟解决方案。
跨境贸易智能体:
依托广西积累的多语言商务数据库,开发越中双语报关系统、跨境支付反欺诈模型、供应链可视化平台。可复制阿里巴巴eWTP模式,建设智能跨境数字口岸。
工业智能升级带:
越南制造业占GDP25%,但自动化率不足30%。艾吉威AGV的成功验证了模块化机器人的市场接受度。下一步可拓展至电子装配视觉检测、纺织业瑕疵识别、预测性维护等场景。
表:中越AI合作重点领域与潜在模式
合作领域 |
越南市场需求 |
中国企业优势 |
合作模式建议 |
智慧农业 |
病虫害识别,灌溉优化,产量预测 |
农业大模型(如科大讯飞),遥感分析技术 |
共建联合实验室+示范农场 |
跨境贸易 |
多语言客服,智能报关,供应链优化 |
跨境电商平台经验(阿里,字节),支付风控 |
政府数据接口开放+企业系统集成 |
工业智能化 |
缺陷检测,预测性维护,柔性制造 |
机器视觉(海康),工业互联网平台 |
设备租赁+按效果付费 |
智慧能 |
电网调度优化,用电需求预测 |
新能源AI调度系统(华为,宁德) |
PPP模式建设区域智慧电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