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据南非《索韦坦报》(Sowetan)披露,南非国家财政部已与该国主要银行高层举行闭门会议,核心议题是:一旦美国立法者推动的制裁落地,南非可能被切断与SWIFT(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国际支付系统的连接。这一风险,正迅速从外交争端演变为金融危机前兆。
危机的导火索是美国国会正在推进的《2025年美国-南非双边关系审查法案》(H.R.2633)。该法案由德克萨斯州共和党众议员罗尼·杰克逊(Ronny Jackson)于今年4月提出,目标是全面评估南非是否从事了损害美国国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的行为。
法案的审查范围包括:
美国方面指责,南非近年来在外交上“背离”与美国的传统伙伴关系,转而与金砖国家(BRICS)深化合作,并与受美制裁的俄罗斯保持金融往来。
7月23日,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已批准该法案,这意味着它距离正式立法又近了一步。一旦生效,美国总统需在120天内提交审查报告,若结论为负面,将触发包括SWIFT断连在内的金融制裁。
SWIFT是全球跨境支付的核心通信网络,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日均处理超4200万笔交易。它本身不转移资金,但负责传递支付指令,是国际贸易的“神经系统”。
一旦南非被排除在SWIFT之外:
俄罗斯在2022年部分银行被切断SWIFT后,出口收入锐减、货币大幅贬值的案例,已成为南非的警示。
事实上,南非的金融合规风险早已引发国际关注。2023年,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将南非列入反洗钱与反恐融资的“灰名单”,要求其加强监管与执法。这一标签已让国际银行在与南非交易时更加谨慎。
与此同时,南非国内财政状况紧张。预算赤字扩大、增税争议不断,政府在维持公共服务与刺激经济之间左右为难。财政部近期的预算延迟,更暴露了政策执行的脆弱性。
美国将SWIFT视为“金融核武器”,此前已在对伊朗、俄罗斯的制裁中使用过这一手段。对南非的潜在制裁,既是对其外交立场的惩罚,也是对金砖国家阵营的战略施压。
然而,这一举措可能带来连锁反应:
面对风险,南非政府与银行业正在评估替代方案,包括:
不过,这些措施短期内难以完全替代SWIFT的全球覆盖与信任度。
中国与南非在贸易、矿产和制造业方面有深厚联系。若南非遭遇支付通道阻断,中国企业在当地的收款、在华的进口结算与供应链结算都可能被动受影响。企业应提早评估在南非业务的应收账款暴露,考虑使用多币种结算、贸易信用保险、以及建立本地化的替代结算安排(如通过人民币清算渠道或与第三方银行建立双向备用通道)。此外,企业应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与双方政府通报,及时调整信用与库存策略以减少中断风险。
SWIFT断连不仅是金融技术问题,更是地缘政治博弈的延伸。对于南非而言,这是一场关乎国家经济命脉的危机;对于全球而言,这可能是多极化金融体系加速成型的又一催化剂。
未来数月,美国国会的立法进程与南非的外交动作,将决定这场“金融风暴”是否真正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