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真相社交”(Truth Social)发文称,美印经贸关系“非常片面”,并表示新德里已提出把对美国商品的关税降至零,但他强调“为时已晚,几年前就该这样做”。这一表态发布之际,华盛顿已把对印度商品的关税上调至最高50%,美印关系再度承压。
从背景看,特朗普政府近期以“印度持续大量购买俄罗斯石油与军品”为由加码关税,覆盖服装、纺织、珠宝、海产品、家具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市场机构预计这些对美出口或出现显著下滑,印度相关产区面临订单与就业压力。印度商务与工业部长皮尤什·戈亚尔公开回应称,印度在对外经贸中“既不会屈服,也不会示弱”。
能源维度上,印度将俄罗斯原油作为“稳价+保供”的关键来源。多家统计显示,俄罗斯仍是印度最大原油供应国,折价原油降低了炼厂成本,也使新德里在面对西方压力时强调“能源安全优先”的政策合理性。
在地缘场合上,莫迪近期出席在中国举行的上合组织峰会,并与中俄领导人同场互动;这一“多元结盟/多边出镜”强化了印度的战略自主叙事,也被部分观察视为对华盛顿施压的对冲。与此同时,特朗普的“零关税”说法并未伴随白宫文本与详细路径,印度方面也尚无正式确认。换言之,“是否零关税”仍停留在政治表态层面。
从数据看,2024年美印货物贸易总额约1290亿美元,美对印出口约415亿美元、自印进口约873亿美元,逆差约458亿美元。特朗普将关系定义为“单向倾斜”,其政策目标在于缩小逆差、倒逼印度开放市场;但50%普遍性高关税也可能推动产业链绕道与市场转移,令美国进口端价格与企业成本上升。
对接下来数月的观察要点:
1)贸易路径:若“零关税”属谈判筹码而非正式承诺,双方可能在个别领域(农产品、能源、大型制造设备等)先行试点降税或配额换市场准入;若谈不拢,印度或以监管与采购策略进行“非对称”反制。
2)能源权衡:俄油折扣继续存在则印度难以显著收缩采购,美方以关税/政策威慑换能源与防务订单的“组合拳”会否出现新一轮博弈。
3)多边牵引:在上合、金砖等平台的互动趋密,强化了印度在全球南方中的议价筹码;但一旦全球需求转弱,高关税与外需放缓的双重挤压将放大印度出口行业的阵痛。
总的来说,特朗普抛出“印度愿意零关税”的说法,既是对印度俄油政策的强压,也是对美国国内“逆差—制造业—通胀”叙事的回应。在缺乏正式谈判文本与时间表的情况下,这更像是一场“话术先行、政策待定”的高压谈判。对于外贸企业而言,短期应对在于多市场分散、合规评估与价格条款再议;中期布局则要关注美方清单调整节奏与印度可能的行业性扶持与市场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