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中的免抵税计算方法其实很简单,用生活中的方式就能理解,本次,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出口退税中的免抵税怎么算
“免抵退” 听起来复杂,拆解开来其实就是三个步骤,用生活中的例子就能秒懂:
1.“免”:出口销售不用交增值税
“免” 就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货物时,免征增值税销项税额。这就像你在免税店购物,不用支付进口关税一样,出口商品在销售环节直接免税。
2.“抵”:进项税抵消内销税款
“抵” 是最核心的环节。企业出口货物消耗的原材料等产生的进项税额,不用等到退税,先用来抵消内销货物需要缴纳的增值税。就像你用超市优惠券抵扣部分账单金额,直接减少现金支出。
举个例子:某体育器材厂当月内销收入 140 万元,出口收入 60 万元,进项税 27.2 万元。这时候,出口相关的进项税可以先抵消内销需要缴纳的税款。
3.“退”:没抵消完的税款退回来
当进项税大于内销应纳税额时,没抵消完的部分就会退给企业。比如你购物时优惠券没花完,剩下的金额会退回你的账户。
外贸企业若想规避虚假贸易,可以使用格兰德查全球功能对合作伙伴定期查询(https://www.x315.cn/searchworld?share=QZONR),通过显示出的对方经营状态、注册号、注册日期、注册地址、公司管理人员等信息做出综合判断,从而确保自身贸易合规。
还是刚才的例子:计算后发现进项税抵扣完内销税款后还剩 1 万元,这部分就会作为退税款返还给企业。
超简单计算法:记住两个公式就够了
虽然税务部门有复杂的计算规则,但我们可以简化成两个关键步骤:
1.算 “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这是因为部分商品征税率和退税率有差异,公式是:
出口离岸价×(征税率-退税率)
就像超市折扣有门槛,这部分是不参与优惠的金额。
2.比大小定退税额
先算 “当期应纳税额”,再算 “免抵退税额”,谁小退谁。比如算出来应退 11.4 万元,但免抵退税额有 18.2 万元,实际就能退 11.4 万元,剩下的 6.8 万元就是 “免抵税额”。
特别提醒:内销收入占比越高,免抵税额可能越大;征退税差额越大,可抵扣的金额也会变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