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主要社交媒体平台
人口基础数据:
2025年1月,尼泊尔人口2960万(下降0.2%)
22.6%的人口居住在城市,77.4%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地区
女性占 52.2%,男性占 47.8%
人口的中位年龄为 25.3岁
18岁以下人口占比 33.9%,35岁以下人口占比 64.2%。
网络基础数据:
2025年1月,尼泊尔网民规模 1650万,互联网普及率为
55.8%.
尼泊尔拥有 1430 万个社交媒体用户账号,相当于总人口的48.1%,总网民群体(不分年龄),86.2%的人至少使用过一个社交媒体平台。
社媒使用情况:
Facebook 总网民触达率86.2%(按平台广告数据推算)
Messenger 总网民触达率65.9%
Instagram总网民触达率23.6%
Linkedln 总网民触达率12.1%
X(Twitter)总网民触达率2.4%
据悉,本次受“禁令”波及而被限制访问的26个社交媒体平台包括:Discord、Facebook、Instagram、Messenger、WeChat、Reddit、Snapchat、YouTube和X。
而TikTok、日本乐天旗下的Viber、以及通话软件WeTalk因已按规定注册,并未受“禁令”波及。
从海外媒体报道细节中,我们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细节和数据,或能一窥此次风波背后的深层问题:
(一)矛盾的互联网普及率
尼官方数据显示,尼泊尔的互联网普及率超过90%。
但从其他第三方统计数据来看,该国的网络普及率远低于90%,Kepios数据显示,该国互联网普及率仅为56%,社交媒体普及率约48%。
(二)庞大的“Z世代”群体
BBC报道称,尼泊尔本次骚乱的主力军是“Z世代”。
数据显示,尼泊尔人口“非常年轻”——年龄中位数为25岁,18岁以下未成年占比高达33.4%,超过1/3,而35岁以下人口占比高达64.2%。
(三)迫切的联络需求
据统计,2021年,尼泊尔约有7.5%的人口生活在国外,他们普遍依靠像Meta的 Messenger这样的海外平台,与国内的家人保持联系。
(四)神秘的“摩托车”男子
半岛电视台采访到一名27岁在加德满都攻读硕士的年轻人,他提到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他称此次示威活动“规模空前,参与人数众多”。
然而,随着抗议活动的进行,“一群身材健壮的男子,骑着响亮的摩托车穿过人群,制造出一片混乱的场面”。他说,正是这些人冲破了障碍物,进入了议会大楼。
(五)海外社交媒体集体“隐身沉默”
TechCrunch报道,尼官方称已反复要求海外社媒按要求注册,但指令如“石沉大海”,得不到回复。
本次被限制访问,Facebook等“大平台”还是采取一贯“不做声”的姿态,直到骚乱过后,访问权限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