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态概要
当地时间 2025 年 10 月 8 日,美国商务部下属工业与安全局(BIS)发布最终规则,将 26 家实体与 3 个地址纳入美国出口管制的实体清单(Entity List),其中包括 16 家中国(含香港)企业与 3 个香港地址。
资料来源于美国商务部截图
BIS 在公告中称,此次扩容的主要目标是打击那些为伊朗及其代理组织采购美国产电子元件的中间商与分销网络,尤其是那些活跃在中国大陆与香港地区的分销、技术和物流企业。
二、被列实体与地址
被列入实体清单的 16 家中港公司名单如下(排序不分先后):
-
-
2. Arrow China Electronics Trading Co., Ltd.(艾睿中国子公司)
-
3. Arrow Electronics (Hong Kong) Co., Ltd.(艾睿香港子公司)
-
4. Beijing Kevin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
5. Beijing Plenary Technology Co., Ltd.(北京凯文斯科技)
-
6. Beijing Rageflight Technology Co., Ltd.
-
7. Gansu Shuili Hoisting Equipment Co., Ltd.
-
8. Jinan Xin Yin Bo Electronic Equipment Co. Ltd.(济南鑫银博电子设备)
-
9. Schmidt & Co. (HK) Ltd.(兴华科仪香港)
-
10. Shandong Xin Yin Bo IOT Technology Co., Ltd.
-
11. Shanghai Sisheng Power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上海思盛电力控制)
-
12. Easy Fly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翼飞智能)
-
13. Feng Bao Trading Hong Kong Ltd.(丰宝贸易香港)
-
14. Feng Bao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丰宝电子(上海))
-
15. Shanghai Bitconn Electronics Co., Ltd.(上海皕科)
-
16. Shanghai Langq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上海朗晴电子)
此外,BIS 还将以下 3 个香港地址条目单独列入清单:
-
• 14C, Hung Shui Kiu Main Street, Yuen Long, N.T., Hong Kong
-
• Rm.1605A, Ho King Commercial Center, 2-16 Fa Yuen Street, Mong Kok, Kowloon, Hong Kong
-
• Room 1605, Ho King Commercial Center, 2-16 Fa Yuen Street, Mong Kok, Kowloon, Hong Kong
将地址单列意味着:在这些地址注册或经营的实体,一旦涉及 EAR(出口管理条例)管辖项目,其出口交易将自动触发许可要求,并适用“推定拒绝”的审查政策。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美国大型电子元件分销商 艾睿电子(Arrow Electronics, Inc.) 在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子公司均被纳入清单,分别是 Arrow China Electronics Trading Co., Ltd. 与 Arrow Electronics (Hong Kong) Co., Ltd.,意味着美国对其在亚太地区的分销网络整体收编至出口管制体系之下。
三、管控规则、影响与新动向
-
1. 许可要求 + 推定拒绝
所有被列名实体与地址,向其出口、再出口或在国内转移涉及 EAR 管辖的物项时,都必须申请许可,审批标准为“推定拒绝”,且大多数许可例外(License Exceptions)将不再适用。
-
2. “50% 规则”适用
BIS 重申实体清单适用的“50% 规则”:任何由被列实体直接或间接持股 50% 或以上(合计或单独)的外国实体,自动被纳入相同许可要求,除非清单中特别豁免。
-
3. 背景:实体清单扩张趋势
近几年,美国在出口管制和技术遏制方面持续对华加码。根据 BIS 自己披露,截至 2025 年 9 月底,实体清单已收录逾 3,163 个实体,涵盖中国在人工智能、半导体、量子信息、生物科技等关键行业的公司。
此外,今年 9 月,美国还颁布了一项“附属实体规则”(Affiliates Rule),将实体清单与军事终端用户(MEU)清单的限制扩展至那些被列实体持股 ≥ 50% 的附属实体,进一步扩大出口管制覆盖面。
-
4. 与无人机 / 伊朗链条关系
美国方面提供的理由是:上述中港实体在处理与无人机或卫星系统相关的电子部件采购和中转方面具备关键角色,部分技术、物流与分销网络被指向助力伊朗及其代理组织获取美国产元件,进而支撑其无人机或军事用途。
-
5. 国际与中方回应
此次美国动作被视为新一轮出口管制压力。与此同时,中国商务部迅速反制,10 月 9 日宣布将 14 家外国实体列入中国“不可靠实体清单”,对其在中国境内的业务施加限制。
此前,美国也已对中国企业在芯片、云计算、AI 等高科技领域实行出口禁运和实体清单管理。2025 年 9 月,美国还因涉协助中国芯片企业获取设备,把 GMC Semiconductor (Wuxi) 与 Jicun Semiconductor 列入实体清单。
四、对产业链与企业的潜在影响
-
• 供应链复杂化
对于全球电子、通信、无人机等行业的上下游企业而言,判断客户 / 合作方是否受此类清单管控变得更为复杂,必须进行详尽的尽职调查、股权审查与合规筛查。
-
• 出口许可风险上升
由于“推定拒绝”原则与过去许可例外多数失效,相关管控对象的出口许可被拒绝可能性大幅上升。
-
• 合规成本与风险压力
企业需要投入更多资源建立红线检测机制、进行法律审核、调整合同条款、重构供应链路径。若轻率出口给被控实体或其附属实体,可能被追责为违反出口管制法规。
-
• 美企中国业务 “被动纳管”
以艾睿为例,其在中国及香港的子公司被直接列入清单后,无论其平时为美企还是纯商业分销商,都必须遵守美国出口管制制度,未来业务受限。
五、结语
这一次,美国将 16 家中港企业与 3 个香港地址列入实体清单,显示了美国在出口管控战略上的持续升级。从过去主要针对最终用户、军事用途,到如今延伸向分销、中转、物流和技术服务整个链条,美国正在用更广的法律覆盖范围来压缩对华技术流通空间。
对中国企业、跨国公司而言,目前最紧迫的挑战是:如何在严监管环境下重塑合规体系、优化供应链、降低业务风险。未来若中美在高科技领域摩擦继续深化,出口管制领域还可能出现更多类似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