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中国作为全球稀土资源和加工业的绝对主导者,近日再出重拳。截至 2025 年 10 月 9 日,商务部对稀土开采、冶炼、磁材制造、二次资源回收等关键技术和设备明确实施出口管制。未经许可,不得向境外提供相关技术、生产线、维护和升级服务。如此严格的出口管制,意味着中国在稀土全产业链上的战略手腕正在进一步强化,也将对全球高科技产业链产生深远影响。
一、什么被管制?商务部公告解读
根据商务部“公告 2025年第62号”,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决定对稀土相关技术及其载体、生产线装配调试、维护升级等技术实施出口控制,具体规定如下:
-
• 未经许可不得出口的项目: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磁材(如钐钴、钕铁硼、铈磁体)制造、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等相关的技术及其载体(如图纸、工艺参数、仿真数据等)
-
-
• 生产线与服务也被覆盖:不仅是“技术本身”,还包括生产线的装配、调试、维护、升级、维修等环节。
-
• 出口形式极为广泛:无论是贸易出口、知识产权许可、联合研发、投资合作、技术转让、雇佣咨询等方式,只要是向境外提供或转移上述受管制技术,均需申请出口许可。
-
• 合规责任加重:服务中介(报关、货运、电子商务平台、金融机构等)不得为违反规定的行为提供便利;若对方用途不明或无法判断,服务提供方应主动询问并尽责审查。
-
• 已进入公共领域、基础研究或普通专利申请所需技术免责:但公开尚未进入公共领域的管制技术,未经许可向不特定对象公开,也将被处罚。
此外,同日商务部还发布了“公告 2025第61号”,对境外出口活动中含有中国原产稀土成分或使用中国稀土技术的产品,也提出管制要求,尤其针对军事、半导体、高端 AI 等敏感用途将“逐案审批”或原则上不予许可。
在新的管制框架下,即便是在境外生产的产品,只要含有中国稀土成分(占价值比 ≥ 0.1%)或采用中国技术,也可能受到中国出口许可制度的约束。
二、稀土:战略矿产与产业链核心
稀土元素是现代高科技产业的“角料之王”,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风力发电、智能手机、磁性材料、激光器、卫星、雷达、导弹等领域。中国长期以来掌握全球稀土开采与加工的主导权,据统计,中国占全球稀土开采量约 70%,更在重稀土深加工及磁体制造方面占据超过 90% 的份额。
正因如此,稀土技术、稀土制造能力就成为高端制造和军事技术领域的重要“战略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