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Shein 在巴黎 BHV 开出首家实体店,却在开业当日陷入风暴:法国监管部门发现其平台上出现疑似“幼态性玩偶”和被列为 A 类的刀具、指节铜套等商品,法国经济部迅速向法院申请封锁网站并要求监管机构采取下架或屏蔽等强制措施。Shein 随后宣布暂停法国平台上的第三方卖家商品,并表示愿意与当局对话。
这起事件并非孤立——过去一年里,Shein 在欧美主要市场面临多线监管压力。欧盟层面自 2025 年春季起就对 Shein 展开协调调查,执法小组指向其可能违反消费者保护法的若干做法,包括虚假折扣、强压促销、不透明退货等问题,欧盟要求其在限定期限内整改,否则将面临跨国执法和高额罚款。受此影响,多国监管机构对其平台治理、产品安全与广告合规性展开检查。
在美国,消费者安全监管机构与国会也对跨境低价电商保持高度关注。早在 2024 年末,负责产品安全的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就已呼吁对 Shein 与同类平台进行调查,重点是平台如何把关进口商品的安全合规与儿童用品标准。监管关切从产品安全延伸到贸易合规、数据处理与税务等多维度审视。
与此同时,Shein 因数据隐私、误导性营销与环保宣称被多国处罚或约谈。据媒体与监管报道,2025 年下半年起,Shein 在欧盟若干国家接连被处以高额罚款,并被要求加强内部合规与技术审查;公司也对外表示将提升审核流程并限制部分第三方类目上架。公司在应对合规压力时,一方面强调平台对自有商品的把控,另一方面不得不对第三方市场实行更严格的监管措施。
分析来看,Shein 所处的监管收紧既有行业共性,也有针对性因素。
一是“平台+第三方卖家”模式在监管上更易暴露漏洞,违法或危险商品一旦出现,责任归属与快速处置成为执法关注点;
二是 Shein 的超低价、超高速上新模式触及本土产业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政策,成为政治与公众舆论的靶心;三是数据与跨境经营带来的监管空白正在被逐步填补,监管机构更倾向用罚款、下架、屏蔽乃至市场准入限制等手段形成震慑。
对于 Shein 来说,短期内必须在三方面做出更实质性的改变:加速第三方卖家治理(含自动化审核与人工复核结合)、完善产品安全与召回机制、并在数据与广告合规上接受外部审计。否则,在欧洲、美国乃至更多重视消费者安全与本地产业保护的市场,其扩张路径将越来越受限。当前事件亦提醒监管者与平台:平台自由流通与消费者保护、市场竞争之间需要更清晰的规则与快速执行机制。
结语:
Shein 的“巴黎首店风波”是近一年来监管趋势的集中展现——从消费者安全到市场秩序,跨国电商正面对前所未有的合规试炼。接下来,能否以更透明、可核查的合规措施回应监管与公众关切,将决定其在欧美市场的生存空间。
主要来源:路透社关于法国事件报道;欧盟委员会与成员国消费者保护网协调调查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