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国家经济榜单
01GDP规模(万亿美元)
前三名:
印度尼西亚:1.4万亿美元(东盟最大经济体,国内市场规模庞大,资源丰富)。
泰国:0.529万亿美元(制造业、旅游业与农业支撑的多元化经济体)。
新加坡:0.531万亿美元(以贸易和服务业为主,人口少但高附加值经济,2024年GDP略超泰国)。
02人口(百万)
前三名:
印度尼西亚:2.816亿(全球第四,人口红利显著)。
菲律宾:1.132亿(年轻人口,增长率高)。
越南:1.007亿(2024年人口破亿,工业增长支撑经济)。
03东盟国家人均GDP关键分析
人均GDP排名前三的国家(泰铢计):
新加坡:约3,024,000泰铢(≈89,000美元),凭借高度发达的金融、高科技及贸易物流产业,在东盟中显著领先;
文莱:115-120万泰铢(≈34,900美元),依赖石油资源与人口基数小(不足50万);
马来西亚:43万泰铢(≈13,140美元),作为东盟主要新兴经济体中表现最优的国家,其经济以电子、石油及制造业多元化为支撑。
04出口额(万亿泰铢)
东盟2023年货物出口额达1.95万亿美元,占全球出口总额的8.6%。前三大出口国为:
新加坡:16.7万亿泰铢(4760亿美元),居首得益于其全球贸易枢纽地位,主要通过再出口电子产品、成品油及大宗商品,其贸易规模远超GDP体量。
越南:12.5万亿泰铢(3540亿美元),位列第二,近十年出口增长显著(2010年仅为马来西亚或泰国的零头),现占东盟出口总额21.8%。其崛起源于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电子产品、纺织品、鞋类等),跨国企业生产布局推动出口导向型经济。
马来西亚:11.0万亿泰铢(3130亿美元),保持第三位,核心出口包括半导体、棕榈油及化工产品,电子产业为其支柱。
其他国家:
泰国(约10万亿泰铢,2850亿美元,汽车、农产品为主)及印尼(2590亿美元,依赖煤炭、棕榈油等大宗商品)。印尼出口结构相对单一,以原材料为主,与制造业驱动的越南、马来西亚形成对比。
05上市公司数量排名前三的国家(2024年)
马来西亚:以1,059家上市公司位居东盟首位,涵盖吉隆坡交易所及其二级板,其资本市场以服务中小企业(SMEs)和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为特色,体现交易所的包容性。
印度尼西亚:以943家位列第二,雅加达证券交易所(IDX)近年来通过激进的IPO政策推动上市数量十年间从500多家增至近950家,成为东南亚新上市公司增长最快的市场。
泰国:约820家(主板SET及MAI市场),虽规模略逊于前二者,但仍是东盟第三大市场。
06最具价值上市公司(市值以万亿泰铢计)
东盟最有价值上市公司前三名(市值以万亿泰铢计)均为银行业巨头:
PT Bank Central Asia(BCA)(印尼最大私营银行)——约2.7万亿泰铢(750-800亿美元),受益于印尼庞大的经济与银行业市场。
星展集团控股(新加坡最大银行)——约2.1万亿泰铢(620亿美元),作为亚洲领先的金融机构,依托区域扩张与稳健利润占据高位。
印尼人民银行(BRI)(国有关联银行)——约2.0万亿泰铢(580亿美元),体现印尼国有银行的市场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