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互博与妥协,为期三个月“休战”推动互利解禁
4月2日特朗普签署“Liberation Day”行政令,启动对多国征收“互惠关税”,对华施加包括10%基本关税及最高50%以上的国家级附加关税。随后中国以稀土出口限制反制,中美自此进入短暂紧张对峙。但随着7月9日关税暂停到期临近,双方开启底线博弈与妥协机制:以稀土为核心筹码,触发美国解禁EDA、乙烷和喷气发动机出口。
二、一周内美方“频繁解禁”三大利器及产业影响
1. 芯片设计软件(EDA):关键芯片开发迎回“彩虹桥”
美国商务部已撤销5月底禁令,允许Synopsys、Cadence和Siemens EDA恢复对华EDA产品与技术输出。此前,三家企业占中国高端EDA市场70%以上,对封锁发出强烈影响。
产业影响:
-
• 中国本土EDA研发缺乏补偿,外企恢复服务,设计流程将加速、制程效率提升;
-
• 国家安全忧虑依旧存在,但短期内芯片产业上游设计能力将显著获益;
-
• 美企股价应声上扬:Synopsys涨3.2%、Cadence涨3.6%、Siemens涨1.5%。
-
2. 乙烷化工:基础化工进入“回补期”
美国已通知Energy Transfer、Enterprise Products,可恢复向中国出口乙烷供应,已有八艘船启航返华。
产业影响:
-
• 中国乙烷供给恢复,有助于乙烯裂解、塑料和合成橡胶生产成本下降;
-
• 缓解此前原料缺口,为中下游化工企业提供价格和供应稳定支撑;
-
3. 喷气发动机:国产商飞交付供给“续命”
美国商务部通知GE Aerospace,可向中国商飞出口CF34、LEAP发动机,恢复相关许可。
产业影响:
-
• C919、C929等项目供应链恢复,交付计划重回正轨;
-
-
• 虽然短期依赖美欧发动机,长期推动国产发动机继续升级。
三、最新协议与中美“非关税互让”走势
特朗普签署的中美新协议:稀土换技术资源
本周特朗普签署中美贸易协议,确认“稀土与磁材出口许可”“大幅加快”,交换美方“解除EDA、发动机、乙烷出口限制”。该协议延续6月日内瓦达成的休战机制,并实质回应各行业急需。但协议并未降低至历史低位的中国商品关税(仍维持55%),仅构建非关税合作新路径。
其他贸易路径调整:
-
• 与英国、越南签署框架协议,调整针对高转运风险国家的税率(英国继续10%普惠、越南20%);
-
• 多边框架下的“7·9”关税暂停即将在7月9到期,特朗普声明不会延长,如无协议将重启高额征税。

四、三出口解禁后的“产业增益纵览”
-
• 高端芯片设计:EDA解禁将直接推动未来芯片设计周期缩短、中国高端制程加速推进;
-
• 化工产品链条:乙烷出口恢复有助于降低塑料、橡胶等原材料成本,增强产业竞争力;
-
• 航空制造交付:发动机供应恢复可稳定大飞机项目交付节点,保障航空材料供应链;
-
• 资本市场反馈:相关美欧企业股价普遍上涨,资本市场对协议表示乐观。
五、展望中美贸易“去/留”哪条路?
1. 短期:互让互换下的阶段性缓和
非关税领域释放出口便利,但高科技设备(如GPU、高端半导体设备)仍受控制。双方或以高价值技术交换战略物资(如稀土)为主,达成临时互惠窗口。
2. 中长期:政策“波动周期+板块脱钩”交织
-
• 供应链重构:中国会加强EDA芯片、发动机部件国产自主研发;美国推动盟友合作供应链体系;
-
• 关税与投资并行:7月9后若协议未延续,可能重启55%-50%关税;同时美对中投资限制、数据审查留存;中国对抗性措施亦将同步出现;
-
• 谈判节奏:除中国,特朗普政坛将于7月前完成10份关键协议(包括英国、印度、韩国等),如未完成将重启征税。
六、结语:博弈中夹杂合作,关键节点未来暗礁依然
“以稀土换出口管控”已在EDA、乙烷、发动机三大领域落地,短期内助力中国芯片、化工、航空产业链恢复常态。然而,核心问题仍旧存在:高端技术出口的控制、未来关税走向及双边投资监管政策。中美关系将继续在“互博与妥协”中寻找平衡点,短期合作将推动产业回暖,但长期合作结构仍可能因政策变化而显著调整。
未来焦点:
-
• 7月9日后“Liberation Day”关税是否会重启?延期可能性存于;
-
• 中美协议是否延续至年底?其后将在供需互换机制与高端科技出口政策间博弈;
-
• 中国国产EDA、高端材料替代路径是否继续加速,以应对潜在脱钩风险。
总之,本次协议虽未触及关税核心,但因三大出口管控机制的解禁——为中国产业链提供了关键缓冲,为两国贸易关系带来阶段性冷却与机会窗口。接下来,则是对协议延展、国产替代与政策变数的实战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