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风险可分为政治风险、政策风险、汇率风险、合同风险、价格风险、货运风险、以及其它贸易风险。当前国际贸易风险的特点是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不稳定以及贸易政策的不断演变。那么,外贸企业应如何在这充满变数的环境中筑牢风险防控的防线呢?
外贸企业风险防控要点有哪些?
一、筑牢思想防线:增强底线意识与极限思维
在风险防控的征程中,外贸企业首先需要在思想上筑牢防线。底线意识要求企业凡事从最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极限思维则是将相关问题及其条件推到极值下进行研判。底线意识侧重于防守,强调在守住底线的前提下实现目标;极限思维侧重于进攻,通过发挥自身极致潜能来达到极致目标。在风险管理中,企业应主动将可能的问题和实现条件推到极值下进行研判,确定风险敞口,并在“最坏的可能性上”建立相关政策,做好最坏处的准备、向最难处攻坚、往最好处努力。然而,保持这种定力并非易事,需要企业决策者具备坚定的决心和敏锐的洞察力。
二、借助专业力量:多元化管控外贸风险
在全球贸易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当下,外贸企业要想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稳健前行,精准识别和评估风险是关键。URBA360作为一款专为外贸企业设计的综合风险管理工具,凭借其强大的数据支持和风险分析能力,能够帮助企业深入了解全球贸易格局变化、新兴市场机遇以及潜在风险点。无论是应对贸易诈骗、供应链中断风险,还是优化产业链布局,URBA360 都能为外贸企业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与风险保障,助力企业在国际贸易中把握机遇,实现稳健发展。
如果你对URBA360感兴趣,点击链接https://www.wjx.top/vm/QFVewFC.aspx填写相关信息,专业人员将及时与你联系,为你提供量身定制的风险管控方案。
三、用好合同利器:明确关键条款与优化法律适用
合同是外贸交易中的重要法律文件,一切风险最终都可能归结为法律风险,而在法律风险中,合同风险尤为关键。规范合同条款中的法律条文至关重要,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应仔细审核买方发来的格式条款,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贸易术语、支付条件、质量异议期、争议解决方式等重要事项,必要时加入“所有权保留”、买方股东个人担保、第三方担保等条款。与部分国家买方签署的合同应当保留双方签字和盖章的正本。
四、备足实战工具:搭建风险预警平台与融入 ESG 合规管理
(一)搭建风险预警平台
为了将“底线意识、极限思维”落到实处,外贸企业需要备足战胜困难的“工具箱”,其中搭建风险预警平台是关键一环。该平台的主要任务是对相关国际贸易投资国、中转国及商业模式、范围等进行充分调研,收集汇总和分析贸易业务数据,设立监控系统,利用大数据及时预警贸易业务的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同时,要理顺贸易业务流程,列出每宗贸易业务流程的关键环节风险点,明确风险点控制操作流程,在统一管理平台下实现规范、高效、实时、全面的防控经营风险。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可以降低贸易决策的失误,减少贸易损失,确保贸易业务的有效增长与健康发展。在“贸易摩擦”加剧的当下,这个“平台”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二)融入 ESG 合规管理
合规风险是当前外贸企业面临的四大风险之一,贸易政策的快速变化要求外贸企业持续监控并积极适应,以确保持续合规。在日趋复杂的大背景下,ESG 合规管理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共识。企业合规包括合规则、合规约、合规律三个层次,成功的出海企业都是将 ESG 合规管理融入经营管理之中。外贸企业要实施健全的合规计划,根据国际准则、国际惯例及相关国家(地区)的立法和政策变化,及时进行相应的修改,完成由“外法”到“内规”的动态转化和融合。同时,还要确保内部的文档、估价和许可流程健全且定期审查,以满足监管要求,这对于应对动态的法律环境、减少“贸易摩擦”至关重要。
五、拓展多元路径:开拓多元市场与供应链多元化
建议企业根据自己的条件,实行“多元化经营”。企业可以开拓多元市场,如某进出口公司,尽管受到中美关税及其它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但公司上半年仍呈逆增长的态势,因为其瞄准的主要市场是非洲和中东地区。这些关税相对低、竞争格局尚未饱和的地区,或能成为新的增长点。供应链多元化,用其他业务对冲部分影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此外,如果以出口当地市场为主,可以通过本地化建厂或设立公司,进行汇率、报关等风险规避;也可以利用套期保值、用人民币或当地货币结算,及通过买方的境外关联公司以美元结算等方法,转移或转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