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交易中容易忽略的隐形陷阱:熟人陷阱、代理陷阱、客户陷阱、高利陷阱等。
海外交易中容易忽略的隐形陷阱
一、交易主体相关陷阱
1.熟人陷阱:通过熟人和朋友介绍业务,未证实其真实性,偏听偏信,将可靠度和可信度寄托在“熟人”和“友情”上,而熟人可能以各种身份和委托书相迷惑,导致企业陷入风险。
2.代理陷阱:代理方式是欺诈风险高发领域,如在代理进口中,委托人利用代理进口合同骗取信用证项下货物;在代理出口中,委托人与外商相互串通,在信用证中设置软条款,骗取外经贸企业信用证项下打包贷款等。
3.客户陷阱:一些没有生产能力的中间人和生产厂,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串通起来进行联合诈骗,向外贸公司介绍虚假的可靠客户,并提供伪造或借用的证明文件,外贸公司因急于抓客户而轻信上当。
降低外贸风险可以采取查询相关企业的信用报告方法:
国外企业信用报告详细咨询:https://www.wjx.cn/vm/ebZe8kb.aspx
快速获取国外企业信用报告:https://www.x315.cn/overseasreport?share=LCJKH
二、交易条件相关陷阱
1.高利陷阱:设陷者将利润提得很高,同时提出看似合理的让步条件,吸引企业进入陷阱,企业因急功近利而放松警惕,如在出口业务上称每美元可赚2-3元人民币,在进口业务中称每美元可赚5-6元人民币等。
2.好处陷阱:推销商和中间人在业务确定前,以回扣、酬劳等好处为诱饵,使企业业务人员放松警惕,一旦成交,承诺的好处往往无法兑现。
3.资金陷阱:设陷者抓住企业融资困难、追求不动资金业务的心理,称不需要动资金,只需出具全套单据,资金由对方垫付,诱使企业上当。
三、交易文件相关陷阱
1.合同陷阱:设陷者利用合同以“法律”招牌引诱对方,如合同主体无注册资本、无法人资格,变更合同条款、不签书面合同,或利用条款不完善进行欺诈,如品质条款、索赔条款等设置陷阱。
2.信用证陷阱:一些国外客户以可开立信用证获取信任,但未了解对方信誉,忽视防范措施,设陷者在信用证中设置软条款,如暂不生效信用证、船公司等信息待开证人通知、货到目的港后通过进口商检验才付款等,使受益人无法避免被拒付。
3.单证陷阱:设陷者在出口报关单、外汇水单、合同、汇票本票、提单等单据中制假,或伪造全套单据与信用证相符,使银行无条件付款,达到欺诈目的。
四、交易环节相关陷阱
1.运输陷阱:海洋运输和多式联运环节多、周期长、手续繁杂,设陷者勾结小船东或运输代理商伪造运输提单骗取货款,或通过倒签提单、预借提单、租船合同欺诈、转航欺诈、船东滥用免责条款欺诈、海上保险欺诈等手段获利。
2.结算陷阱:出口方面,不法商人以市场行情不好等为幌子,采用改证手法拖延结算时间,如将信用证改为托收或汇付,或迟迟不开出信用证,待收到信用证后发现条款不符,给企业造成损失;进口方面,对方可能提出要外贸公司开证,以假进口来进行骗汇。
3.退税陷阱:设陷者抓住退税率较高的出口商品,以不要退税款为诱饵,或提出退税要快、只要一半税款并要求外贸公司先垫付税款等,同时提供虚开的增值税发票等,使外贸公司在心理上降低防范意识。
降低外贸风险可以采取查询相关企业的信用报告方法:
国外企业信用报告详细咨询:https://www.wjx.cn/vm/ebZe8kb.aspx
快速获取国外企业信用报告:https://www.x315.cn/overseasreport?share=LCJK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