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对华进口钢材加征关税的影响
一、加拿大关税政策核心内容及背景
1.针对性关税
非自贸协定国(如中国)进口配额降至2024年水平的50%,超额部分征收50%关税;
自贸伙伴国(除美国外)配额维持2024年100%,超额同样征50%。
25%额外关税:自2025年7月底起,对所有含“中国熔炼和浇铸”(melted and poured)成分的钢材进口征收25%附加关税。
2.配额与超额关税:
政策动因
防御贸易转移:美国3月对加拿大钢铝征收25%关税,6月升至50%,导致加拿大担忧中国低价钢材转向其市场倾销。
保护本土产业:加拿大钢铁进口占消费量近2/3(美国仅1/3,欧盟不足1/6),产业脆弱性显著。
二、对中国钢铁行业的直接影响与数据测算
1.直接出口冲击有限但不容忽视
体量占比:2024年中国对加拿大钢材出口680万吨,占中国总出口量约6%(中钢协数据)。
成本激增:以热轧板卷为例,加征25%关税后,出口成本提高120-150美元/吨,价格优势完全丧失。
2.间接影响或引发连锁反应
转口路径受阻:加拿大是中国第六大钢材出口市场,新规堵截了经东南亚简单贴标中转的通道。
美国施压扩散风险:若其他国家效仿(如巴西、韩国面临美国50%、25%“对等关税”威胁),中国钢材全年出口或减少10%-15%。
三、全球贸易链重构下的深层挑战
1.传统转口路径全面失效
东南亚高关税国:泰国(36%)、柬埔寨(36%)、缅甸(40%)因美国“对等关税”政策丧失中转价值。
原产地追溯趋严:加拿大新规明确针对“中国熔炼”钢材,要求中转国需完成实质性加工改造(如更换核心部件),而非简单贴标。
2.间接出口承压
2024年中国钢材间接出口(家电、汽车等含钢制品)达1.4亿吨,占出口总量近40%。
美国对钢制家电整机加税后,相关制造业订单已现下滑(如造船业订单同比降12.3%),进一步压制钢材采购需求。
表:2024年中国钢材主要出口市场与美国关税关联性
国家 |
中国出口量(万吨) |
美国进口排名 |
美国对其关税威胁 |
加拿大 |
680 |
第1位 |
35% |
越南 |
1200 |
第6位 |
暂未列入 |
韩国 |
810 |
第4位 |
25% |
墨西哥 |
110 |
第3位 |
30% |
四、企业高效应对策略:合规转口与供应链重构
策略1:合规转口路径选择——聚焦“深加工”突破
马来西亚(25%税率):
操作要点:完成PCB更换、电机改装等实质性工艺,申请MIDA认证原产地证;
越南(暂未列美国加税名单):
关键要求:满足≥30%本地附加值,注册越南商标并备案产地证。
策略2:区域化产能布局——双轨制避险
RCEP区域:
菲律宾:电子组装企业可利用PEZA工业园(5年免税),承接半导体、电池产能。
美洲近岸:
墨西哥:通过“轻资产模式”(首年代工→次年设厂→三年品牌孵化)降低政策风险(潜在25%关税)。
策略3:技术合规构建壁垒
专利护城河:借鉴华为在欧洲注册5G专利池,向使用者收费反哺贸易成本;
碳足迹认证:提前获取ISO 14067认证(如比亚迪),应对2026年欧盟CBAM碳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