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的体量与影响力
运输体量
中欧班列运行线分为中欧班列直达线和中欧班列中转线,形成以三大通道、五大口岸、五个方向、六大线路为特点的基本格局。全程联通中亚、俄罗斯、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沿线国家与地区,这不仅是普通的铁路通道,而是深化我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路线。
中欧班列最早于2011年由重庆发出首列,根据相关报道,最初只有十几列的规模,到了2024年全年开行已达1.9万列,发送货物约207万标箱,整个路线已经覆盖欧洲约25个国家、227个城市,并连通我国境内上百个城市与11个亚洲国家的港口或口岸,中欧班列现在已经从试点项目变为全球供应链的一条陆上命脉。
地理位置
中欧班列规划图分为,东通道、中通道和西通道,而西通道又分西1、西2规划、西3规划,我们的货物要出口到欧洲只能走这这几通道
东通道:满洲里→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
中通道:二连浩特→蒙古→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
西1通道:霍尔果斯→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
西2规划通道:霍尔果斯→哈萨克斯坦→里海→阿塞拜疆→格鲁吉亚→黑海→土耳其/欧洲
西3规划通道:霍尔果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里海→高加索→欧洲
而上面五大通道里面,涉及波兰和白俄罗斯进入欧洲的路线就有三条,100%的中欧班列需过境波兰,而波兰境内的马拉舍维奇站又是欧洲最大的中欧班列换装枢纽,可以说波兰在中欧物流网络中占据咽喉位置一点都不过分。
中亚与俄罗斯的战略作用
的确波兰是进入欧洲市场的重要咽喉位置,但很多人却忽略了中欧班列的另一个重要咽喉——中亚五国与俄罗斯。
我们从上面分析的五大通道可以看出,任何一条路线出了国门之后,都经过俄罗斯以及中亚五国里面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
这也意味着,中亚和俄罗斯不仅是边境走廊,更是保障中欧班列通畅的关键缓冲带。不过俄罗斯因为俄乌事件的原因,会时不时存在边缘政治的问题,但中亚五国有着内陆国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所以中亚的政治环境相对稳定,而且当地轻工业薄弱,导致对外部商品进口有着极强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