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4日,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大豆种植户约翰·巴特曼,本该在田间享受丰收的喜悦。然而,他却坐在祖父的拖拉机上,对着手机屏幕参加一场特殊的会议。他收割不了大豆,也卖不给曾是最大买家的中国。他把困境归咎于一个人——唐纳德·特朗普。
“让我们明确一点:这是唐纳德·特朗普及其政府造成的人为灾难。”
——巴特曼在电话中说
在2024年前,中国一直是美国大豆的最大进口国。如今,中国因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而拒绝购买美国大豆,转而从其他国家(如阿根廷)采购。9月23日,中国便从阿根廷购入700万吨大豆——占该国今年产量的四分之一——而这一笔交易恰逢阿根廷暂停出口税,以促成该笔采购。巴特曼等农民对此深感愤懑。
同一天,特朗普在纽约联合国期间会见阿根廷总统哈维尔·米莱,两国领导人还在白宫前合照并击起大拇指。不仅如此,美国财政部长随后宣布一项高达200亿美元的购汇计划,旨在向阿根廷央行注入美元以稳定其动荡经济。
在农田尚未收割之时,特朗普将外交动作、政治算计与市场流向搅在一起,令美国农民倍感被抛弃。
10月14日正值美国大豆收割期,特朗普却更在意阿根廷总统米莱的行程安排:距离阿根廷10月26日的中期选举仅剩11天,而特朗普此刻拉拢盟友、制造外交效果。
来自产豆排名第十州的民主党众议员戴维斯表示,本可被利用为外交谈判工具的关税,如今变成鲁莽和不可预测的政策,正引发“农业破产潮”加速蔓延。他反对那种“摆弄关税,宣布救助”的做法:
“救助就像在枪伤上贴创可贴。政府救助不能挽回我们失去的市场。”
——约翰·巴特曼
民主党全国委员会组织了这场媒体电话会议,参会者还包括2024年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明尼苏达州州长蒂姆·沃尔兹,以及堪萨斯州民主党众议员沙里斯·戴维斯。沃尔兹在电话中愤怒指出:
“除了征收关税,把我们的农民和家庭农场推向绝境,又转去救助他国盟友,这简直荒唐。”
早在10月10日,特朗普宣布要在现有关税基础上对所有中国进口产品“加征100%关税”;10月12日又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一切都会好起来”;10月13日则传出他可能对中国做出让步。股市因此先是下滑,又对其“说话一会儿紧、一会儿缓”的贸易立场反复反应。
当被问及是否会为美国农民提供救济时,特朗普在10月6日表示“这周会做点针对农场的事情”。然而过去一周,他并无任何实质行动。巴特曼在电话会议中直言:农民要的不是“救助方案”,而是实实在在的大豆市场与买家。巴特曼的声音,代表了无数美国农民的心声。
(本文选自:USA TOD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