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于10月15日在华盛顿与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会晤后表示,特朗普政府“希望日本停止进口俄罗斯能源”。
这一表态发生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及G7、G20财长会议期间,正值西方国家就对俄制裁和能源政策加紧协调之时。G7成员国早前同意逐步停止进口俄油,并加强对试图规避制裁国家的限制。美国对盟友的施压,既有政治目标也包含经济工具的暗示:此前贝森特已公开讨论对购买受制裁俄油的国家征收惩罚性关税等更强硬手段,以切断莫斯科的能源收入。
日本方面在会谈后对外表达了更为谨慎的立场。加藤表示,日本将“本着与G7协调的基本原则,尽其所能,以公平的方式实现乌克兰的和平。”东京长期以来在支持对俄制裁与保障本国能源安全之间寻求平衡。事实上,尽管日本已同意逐步停止直接进口俄罗斯原油,但仍在购买来自萨哈林-2(Sakhalin-2)项目的“萨哈林混合原油”及相关LNG副产品——这类供应对日本能源稳定具有实际意义,约占其LNG进口的近9%。对东京而言,立即完全切断相关采购将对能源供应和价格带来显著冲击。
数据上也反映出日本对俄能源依赖在量上并非庞大:日本财务省统计显示,今年1至7月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仅约95,299千升(约599,413桶),占其总进口极小比例。不过,能源供应的多样性与来源稳定性对岛国经济至关重要,因此决策更侧重长期供给安全与短期社会经济承受力。
美国的施压也伴随着替代方案的推介。华盛顿鼓励盟友扩大从美国采购液化天然气(LNG),并推动对尚未建成的大型项目——如耗资约440亿美元的阿拉斯加LNG项目(Alaska LNG)——形成购买承诺。尽管日本近期与数家美国能源公司签署了新的LNG采购协议,但对阿拉斯加项目的实质性承诺仍未落地,显示出能源大额投资与长期合同在政治与商业之间难以快速契合。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此轮对盟友的敦促既是制裁逻辑的延伸,也是借能源市场重塑地缘政治影响力的手段。一方面,切断俄罗斯能源外汇是遏制其战争经济的重要路径;另一方面,推动盟友转向美国能源供应可在中长期稳固美国在全球能源市场的定价与话语权。但对日方而言,即刻放弃萨哈林2等稳定来源,短期内存在现实困难:替代供给需要大量投资、基础设施与长期合同的支持,且价格与交付稳定性问题不可忽视。
对中国和其他亚洲买家而言,美国的这类外交压力也具有示范性。此前美国已向印度、甚至中国的俄油购买发出强硬信号,并在国会内讨论通过更严厉的贸易或关税手段作为威慑。国际能源市场因此愈发成为大国外交博弈的前沿,能源安全、经济成本与地缘政治考量交织,使得各国在制裁与战略自主之间做出不同权衡。
总结来看,贝森特的表述是美国对盟友持续施压的一部分,旨在通过整合制裁、贸易与能源供应选择,进一步压缩俄罗斯的财政空间。日本的回应则体现了在盟友义务与国家能源安全之间的谨慎——东京更可能采取“逐步”和“协调”的做法,而非短期内的断然停购。未来几个月,能否就阿拉斯加LNG等替代方案取得突破、以及G7在执行层面的协调力度,将决定日本是否能在不牺牲能源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少对俄能源的依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