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多位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 英国正积极推动与欧盟建立一种新的“西方钢铁联盟”机制,以协同应对来自中国的大规模钢铁出口及产能过剩冲击。这一动向体现出英国在脱欧后贸易格局中的战略调整,也反映出欧盟对其钢铁产业安全的新重视。资料显示,英国与欧盟目前就协调关税、进口配额、碳税政策等多项议题开展密切磋商。
首先,欧盟正在就钢铁进口采取更为严厉的防御措施。欧盟拟将钢铁进口关税提升至50%,同时大幅削减免关税进口配额,以保护其本土钢铁产业免受中国等低成本、过剩产能钢铁冲击。然而,对于脱欧后的英国而言,这一政策却带来了“出口市场受限”的直接风险。英国约一半、甚至有资料称接近80%的钢铁出口销往欧盟地区。一旦欧盟实施新的高关税+限额政策,英国钢铁业将面临丧失其最大出口市场的重大压力。
同时,中国钢铁产能过剩问题长期受到关注。根据英国钢铁组织( UK Steel)披露,2024 年全球钢铁产能过剩超过6 亿吨,且中国补贴水平远高于 OECD 平均水平。这种结构性供过于求,使得中国钢铁产品在全球市场具备极强出口驱动能力,也令欧盟、美国等传统钢铁生产地区倍感压力。
因此,英国的动向可视为双重危机推动下的主动调整:既要保护自身钢铁出口通道,也要参与国际阵营协调应对中国产能冲击。
根据报道,英国希望与欧盟合作,甚至邀请 美国加入,共同建立一个“西方钢铁联盟”——其核心机制包括:
英国政府方面的一位发言人强调:“我们将继续与欧盟保持沟通,也在与国际合作伙伴合作,寻找能解决更大范围产能过剩问题的方案。” 虽未明确该联盟的法律形式或结构细则,但方向之明确,说明英国将其视为现实可行且必要的战略路径。
回顾过去,2010年代以来,中国钢铁产能扩张,出口增长迅速,全球钢铁行业数次出现“产能过剩”“价格战”“转出口潮”等问题。欧盟和美国多次对中国钢铁启动反倾销、保障措施。如今,在绿色转型、碳税推行背景下,钢铁业还面临“脱碳”压力。欧盟提出进口钢材需申报熔炼浇铸地,并配合碳税政策,正是产业链绿色化、贸易防御化并行的体现。
英国钢铁业在脱欧以后处于制度与市场重构阶段。2024年英国钢铁出口对欧盟依赖较高,当前欧盟新规一旦实施,英国钢铁业可能被推向“出口困境”。英国通过提出“西方钢铁联盟”这一构想,是其在新的地缘经济与产业结构下寻求主动出路的体现。
这一构想如能顺利推进,将不仅影响钢铁产业,还可能成为后脱欧时代英国与欧盟产业联动的新模式示范。这些都将决定未来几年钢铁产业、贸易政策及中国出口格局的变化方向。
对于中国钢铁产业而言,这意味着出口环境将更加复杂,壁垒可能更加制度化、配额化、绿色化。因此,提前谋划出口市场策略、提升绿色制造能力、强化贸易规则应对能力,将是应对这一趋势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