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二手车出海现状与趋势
中国目前3.6亿乘用车保有量,二手车成交量2000万,真实二手车出口每年仅有5~6万辆,中国二手车出口仅占日本的3%。
01.2026 年,趋势增量在即,中国二手车出口的 “破局之年”
这个判断并非空穴来风。先看一组核心数据:
2023 年中国二手车出口 27 万台,2024 年跃升至 43.6 万台(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看似增速迅猛,但剥离 “0 公里准新车” 后,真正意义上的二手车出口量仅五六万台;
再看全球标杆:2024 年美国二手车出口 120 万台(主打左舵市场),日本 152 万台(占据全球 30% 右舵市场),且日本出口量占其国内二手车交易量的 20%;
对比更扎心:中国新车年销量是日本的 6 倍,汽车保有量已超 4 亿辆,但二手车出口量仅为日本的 3%。
推荐使用格兰德市场调研(https://www.x315.cn/chooseMarket?share=GETXO),帮助你分析二手车的市场情况,包括市场规模(中国出口总体规模、全球进口商分布),国际趋势(出口数量趋势分析、出口金额趋势分析、出口平均价格趋势分析),国内分布(出口商省份分布)
算笔直观账:中国当前二手车年交易量 2000 万台,若能实现 “十分之一出口” 的目标,就能达到 200 万台的出口规模 —— 这是当前真实二手车出口量的 40 倍!
02.提前布局,真正二手车出口是方向
尽管和日美差距显著,但二手车出口的 “出海热” 已全面升温:
商户爆发式增长:阿里国际站二手车出口注册商户从最初 100 家,飙升至如今 6000 家,越来越多车商开始抢占先发优势;
市场集中化明显:出口目的地主要聚焦东南亚、中东、中亚、北非等新兴市场,长沙二手车出口基地的数据显示,俄罗斯偏好 3-5 年车龄的车型,哈萨克斯坦刚需高底盘越野车,柬埔寨对中国新能源二手车接受度持续提升;
0 公里退潮,真实二手车崛起:早期出口以 “0 公里准新车” 为主,但 2024 年起,车龄 3-5 年的真实二手车占比持续提升,行业共识已形成:0 公里只是过渡需求,真正的二手车才是未来主流。
但差距依然刺眼:日美之所以能长期领跑,核心靠标准化平台支撑 —— 日本 USS 构建了覆盖检测、定价、交易的全链条数据体系,美国 CARMAX 以数字化匹配实现车源与全球需求的精准对接。而中国目前仍缺乏这类龙头平台,车源碎片化、“一车一况” 导致的检测沟通成本高,成为行业痛点。
03.看懂四个趋势发展,抢占先机
① 政策环境持续向好,红利不断释放
出口是中国经济拉动的动力,从 2019 年启动试点到如今,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码:
地方层面:长沙依托自贸区、中非经贸合作试验区,构建二手车出口产业生态;广东前 7 个月出口 4.6 万辆,已超 2023 年全年总量;
全国层面:出口退税政策落地(公户车辆可退 13% 税),北京正在建设 “数字化二手车出口服务中心”,实现通关、退税、物流的一站式办理;
长期来看,“一带一路” 沿线合作深化,将进一步降低贸易壁垒,为二手车出口打开更大空间。
② 动力结构:燃油车短期主力,新能源长期爆发
短期(3-5 年):燃油车仍是出口主力,中东、中亚市场对中国燃油车的 “可靠性 + 性价比” 高度认可,长沙基地出口的本田二手车型,10 天即可运抵俄罗斯交付;
长期来看:新能源二手车增长空间巨大。随着中国新能源新势力,在国外新车经销商建厂销售,配套服务与售后等体系完善,新能源二手车逐渐会放量增长。柬埔寨、欧洲部分国家对中国新能源车型需求激增,且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提升,未来 3-5 年将进入二手车流通周期,成为出口新增长点。
③ 车源红利:3 亿保有量 + 低残值,性价比优势碾压
中国汽车保有量已突破 3.6 亿辆,叠加国内新车价格战传导,二手车残值持续走低 —— 相同车况下,中国二手车价格仅为欧美同级别车型的 50%-70%。
这种高性价比,正是新兴市场的核心需求。正如长沙二手车出口基地负责人所说:“中国二手车物美价廉、结实耐用,在海外市场很受欢迎”,这也是未来出口的核心竞争力。
④ 产业链升级:规模化 + 数字化是必经之路
当前二手车出口仍面临 “车源分散、匹配低效、物流成本高” 等问题,但解决方案已在落地:
规模化:神州租车牵头成立 “机构车源出口工作组”,整合 23 家主机厂、7 家金融租赁机构的车源,推动 “抱团出海”;
数字化:北京正在搭建 “单一窗口 + 信贸链” 服务体系,实现线上选车、智能匹配、订单追踪全流程数字化,降低沟通与信任成本;
本地化:头部企业已开始布局海外仓与展厅,长沙基地已建成 7 个海外仓,白俄罗斯明斯克展厅开业后,当地到店客流络绎不绝,打通 “最后一公里” 服务。
04.结合自身资源,谨慎参与入局
对于车商兄弟们来说,二手车出口不是 “遥不可及的风口”,而是 “触手可及的机遇”:
凭借自身资源,依附大的平台或跨境电商,做好关系,跑通流程;
在对应海外市场,适合的媒体平台,做好自媒体宣传,早建立客户链接;
不用等完美条件:当前产业链虽在完善中,但早期参与者已能通过 “小单试错” 积累资源 —— 比如聚焦某一细分市场(如东南亚右舵燃油车),做好单台车的检测、物流、交付全流程;
重点积累两类资产:一是海外客户资源,二是车况数据(如不同市场对车型、配置的偏好),这些将成为未来对接大平台、获取批量订单的核心筹码;
警惕盲目跟风:出口涉及物流、关税、政策变动等风险(如俄罗斯多次调整关税),建议先从熟悉的市场切入,逐步扩大版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