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集装箱运输市场面临多重挑战。由于关税不确定性继续困扰跨太平洋航线,且其他地区的需求未能填补供应空缺,本周集装箱运费的现货价格出现了持续下跌。尽管如此,航运公司通过增加取消航次的数量,部分缓解了即期运费下跌的压力。随着市场的不确定性加剧,业界对未来趋势的预期依然充满疑虑。
运费持续下跌,取消航次成为缓解措施
根据德鲁里发布的世界集装箱指数(WCI)数据,本周跨太平洋航线的运费继续下跌。上海至洛杉矶航线的运价下跌了2%,每40英尺集装箱的运费降至2617美元,而上海至纽约航线则下跌了3%,降至每40英尺3611美元。此趋势表明,在经历了4月初连续两周的运费上涨之后,运费的上升势头已经停滞,当前市场的走势依然偏弱。
然而,尽管运费下跌,航运公司却采取了增加取消航次的策略,以限制运费的进一步下降。根据班轮分析师约翰·麦考恩的月度分析报告,4月份跨太平洋贸易航线上已有81个航次被取消,远远超过疫情高峰时期当月取消的51个航次。取消航次的增加意味着航运公司减少了供给量,从而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运费下跌的幅度,使得本周的即期运费损失仅限于个位数的下降。
贸易关税与港口费用的双重威胁
尽管取消航次对运费下跌产生了一定缓解作用,但跨太平洋航线的市场仍然受到贸易关税不确定性和美国贸易代表提出的港口停靠费的威胁。麦考恩指出,3月份美国10大集装箱港口的货运量同比增长了11.2%,然而,这一增长可能很快受到政策变化的冲击。如果目前实施的关税政策以及美国贸易代表提议的港口停靠费用继续实施,预计2025年全年的吞吐量将大幅下降。
这一风险引发了航运公司和分析师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对于跨太平洋航线的长期影响。麦考恩警告称,“2025年的增长速度将远低于2024年,若关税和港口费用政策继续施行,预计2025年全年的年吞吐量将出现两位数的百分比下降。”在这种情况下,航运公司需格外谨慎,预期市场可能在未来出现逆转。
其他航线的运费变化
在亚欧航线方面,运费也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根据WCI数据,上海至鹿特丹航线的运费环比下降了1%,降至每40英尺2312美元,而上海至热那亚航线的运费保持不变,维持在每40英尺3012美元。展望未来,上海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显示,跨太平洋航线的现货运费在美国西海岸和东海岸保持平稳,而亚欧航线的现货运费则可能继续小幅下跌。
此外,跨大西洋航线的现货运费也表现平稳。根据WCI数据,鹿特丹至纽约航线的运费下跌了1%,每40英尺为2109美元,而回程航线运费则略微上涨了1%,达到每40英尺825美元。尽管整体趋势偏弱,但跨大西洋航线的稳定性仍为航运公司提供了一定的缓冲。
未来走势:旺季附加费的引入
尽管短期内运费下跌难以避免,但航运公司也在积极应对即将到来的旺季需求。例如,赫伯罗特公司宣布将从5月15日起对运往墨西哥和加拿大的货物征收每标准箱600美元和每40英尺900美元的运费,并计划于5月25日起对运往美国的货物征收运费。与此同时,达飞海运集团也宣布将从5月15日起,对所有北欧至北美的货物征收每标准箱400美元和每40英尺800美元的附加费。这些旺季附加费的引入,表明航运公司对于需求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预计在未来四周内,市场需求将有所回升。
总结
综上所述,虽然本周即期运费继续下跌,但航运公司通过增加取消航次来缓解这一趋势,限制了运费的进一步下降。然而,贸易关税和港口费用的双重威胁仍然悬而未决,市场前景充满不确定性。航运公司正在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并为即将到来的旺季需求做出预判。未来几周,运费走势将取决于需求变化、政策调整以及市场供需的动态平衡。
(本文素材来源THELOADSTAR,仅供外贸物流行业人士学习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