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中美达成了一项为期90天的关税削减协议,从5月14日起生效。美国把中国商品的关税从145%降到30%,中国则把美国商品的关税降到10%。这让航运业专家们松了一口气,但他们也提醒:“别高兴得太早,麻烦还没完全解决!”
你知道吗? 这场“关税大战”自特朗普今年1月第二次上台以来就没消停过,政策的不确定性让大家捏把汗。接下来的90天,中美谈判能不能顺顺利利,谁也不敢打包票。
Xeneta首席分析师彼得·桑德一针见血:“现在就像在丛林里跟大猩猩玩游戏,外交在幕后搞定大事,但表面上还是乱哄哄。”他认为,特朗普政府的风格就是让人猜不透,90天后如果谈崩了,高关税可能又杀回来。
桑德直言:“只要特朗普还在,航运业就别想彻底安心。”不确定性就是这场谈判的“主旋律”。
荷兰Dynamar的分析师达伦·韦迪则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中美是全球经济、贸易、军事的超级大国,一个老牌,一个崛起。双方都不想在全世界面前丢面子,做出让步可没那么简单。”
不过,韦迪也乐观地说:“能达成协议总比昨天的僵局好。至少,中美关系有了一点‘重启’的希望。”
别指望关税降了,跨太平洋的货运量会立刻暴涨。桑德表示,30%的关税虽然比145%低,但还是不便宜。一些之前被高关税“吓跑”的商品可能会回来,但别期待交易量大爆发。
韦迪补充道:“货运量要回暖,至少得等上一个月。”数据显示,洛杉矶港和长滩港最近一周的货运量只有19.9万标准箱,比1-4月的平均值23.4万下降了15%。西雅图港甚至出现了“疫情以来首次零集装箱船停靠”的尴尬局面。
Xeneta预测,关税降低可能会让今年的旺季比往年早到。但桑德泼了盆冷水:“别指望市场彻底反转。一些货会开始运,但船只得从其他航线调回来,这得花时间。”
90天的“休战期”到8月6日结束,之后会发生啥?两位专家都不愿下定论。韦迪说:“现在得冷静消化协议的细节,才能看清未来。”桑德则直言:“145%的关税肯定撑不了多久,但谈判这事儿,真的不好说。”
中美这场关税“休战”让航运业看到了希望,但不确定性依然笼罩。接下来90天,全球都在盯着这两大超级大国的博弈。这份联合声明才刚刚拉开博弈的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