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可能仍将面临一定波动。一方面,国内经济虽处于复苏进程,但复苏的步伐和结构仍面临挑战。近期公布的部分经济数据显示,国内消费市场复苏节奏较为缓慢,居民消费意愿受收入预期、就业环境等因素制约,尚未完全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在投资领域,制造业投资虽有政策支持,但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背景下,外需不确定性增加,企业投资扩张的动力也有所抑制。这些因素使得市场对人民币资产的预期收益产生一定调整,进而在外汇市场上对人民币汇率形成压力。
另一方面,国际经济形势对人民币汇率走势施加了重要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前景的不确定性在近期显著上升,一些主要经济体面临经济增速放缓、通胀压力高企等问题,导致全球贸易和投资活动趋于谨慎。当市场风险偏好下降时,投资者倾向于将资金回流至美元资产,使得美元需求上升,相对而言人民币面临一定的贬值压力。此外,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走向也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关键作用。尽管当前美联储货币政策处于一个相对微妙的调整期,但市场对于美联储未来利率政策的预期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如果市场预期美联储将继续维持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立场,这可能进一步推动美元走强,给人民币汇率带来下行压力。
不过,人民币汇率也展现出一定韧性。例如在2025年6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7.18附近直线走贬,迅速跌破7.19关口,最低触及7.19350,但随后又再度回升到7.19下方位置。
从中长期来看,人民币有望回归到与经济基本面相符的合理区间。随着中国经济基本面的持续改善和全球经济秩序的逐步修复,人民币汇率将得到有力支撑。
如果国内经济能够在后续政策支持下,加快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激发内需潜力,推动经济复苏进程加速,将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有力支撑。稳汇率仍是下半年宏观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预计接下来财政加力、货币宽松以及“加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等措施还会陆续出台。这不仅会及时对冲外部波动对宏观经济运行带来的影响,有效巩固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面,而且会对人民币汇率形成关键支撑。
若全球经济形势出现积极变化,主要经济体之间加强政策协调与合作,缓解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也有助于稳定人民币汇率预期。同时,全球投资者对美元资产汇率风险对冲需求增加以及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幅度大于其他主要经济体,也有利于人民币长期走强。例如德银研究预测2025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升至7.0,2026年底进一步升值至6.7。。
央行可以通过调整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外汇市场操作等方式,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