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合同是国际贸易中确保双方权益、规范交易行为的重要法律文件,签订时需特别注意本期分享的这些关键点,以规避潜在风险并保障交易顺利进行。
1、双方信息准确性
明确买卖双方的全称、注册地址、联系方式、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信息,确保主体合法有效。
核实对方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资质文件,避免与无权代理或皮包公司签约。
2、信用评估
通过催全球对客户做资信调查,或行业口碑了解对方信用状况,降低违约风险。
1、详细的商品信息
明确商品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单价、总价,避免使用约、左右等模糊表述。
附商品技术图纸、样品或质量标准文件,作为验收依据。
2、包装与标识要求
规定包装材料、方式、防潮/防震措施,以及唛头内容。
符合进口国包装法规,如欧盟REACH、中国GB标准。
1、价格条款
明确贸易术语,界定交货地点、风险转移点和费用分担。
约定价格是否含税、佣金、折扣,以及汇率波动处理方式,如锁定汇率或分批计价。
2、支付方式
L/C:确保信用证条款与合同一致,审核开证行资信,避免“软条款”。
T/T:分阶段付款,如30%预付款加70%见提单副本付款,降低收款风险。
D/P或D/A:谨慎使用承兑交单,优先选择付款交单。
1、交货时间与地点
明确装运期,避免使用“立即”“尽快”等模糊表述。
规定装运港/目的港,若需转运,应注明中转地及费用承担方。
2、运输方式与保险
约定运输方式,并明确运费承担方,如FOB术语下买方付运费。
规定保险范围,如CIF术语下卖方需投保平安险,买方可追加战争险。
1、检验权与检验机构
明确检验时间、地点及检验机构。
约定检验证书作为索赔依据,避免单方检验结果被拒认。
2、索赔期限与方式
规定买方提出质量/数量异议的期限,如到货后30天内,逾期视为放弃索赔权。
明确索赔方式,如退货、换货、降价或赔偿,以及争议解决途径,如仲裁或诉讼。
1、不可抗力条款
列举不可抗力事件,如自然灾害、战争、罢工,并约定证明文件,如政府公告、商会证书。
规定不可抗力发生后的处理方式,如延期交货或解除合同。
2、违约责任
明确违约情形,如迟延交货、质量不符,以及违约金比例,如合同总价的5%-10%。
约定定金罚则,如买方违约,定金不予退还;卖方违约,双倍返还定金。
1、法律适用
选择适用法律,如《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或某一国法律,避免法律冲突。
2、争议解决方式
仲裁:约定仲裁机构、仲裁地及语言,仲裁裁决具有终局性。
诉讼:明确管辖法院,如卖方所在地法院,但需注意执行难度。
1、保密条款
禁止双方泄露商业秘密,如客户名单、技术资料,违约需赔偿损失。
2、知识产权条款
明确商品不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若发生侵权,责任由卖方承担。
3、合同变更与终止
规定合同变更需双方书面同意,并约定终止条件,如一方破产或严重违约。
1、书面形式
确保合同为书面文件,并由双方授权代表签字盖章,避免口头协议。
2、多语言版本
若合同涉及非英语国家,建议准备中英文或其他语言版本,并约定以某一版本为准。
1、合同备案
根据中国法律,部分外贸合同需向商务部门备案,如加工贸易合同。
2、执行监控
建立合同执行台账,跟踪交货、付款、单证等关键节点,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3、档案保存
合同及相关文件,如信用证、提单、发票,需保存至少5年,以备税务或法律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