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色列与伊朗在美国总统的斡旋下宣布停火,但停火宣布仅数小时后,两国又爆发新一轮导弹与炸弹互射,停火协议随即面临严重动摇。特朗普公开怒斥双方,尤其抨击以色列“在我宣布停火之后,立刻投下了我见过最多的炸弹”,并警告美国盟友行为令他“非常不满意”。这种不断被打断的停火,使全球市场再次陷入混乱与不确定性。
6月23日,特朗普宣布结束持续12天的“以伊战争”,并于北京时间6月24日生效。然而当天上午,伊朗防空系统拦截以色列军机,随后伊朗向以色列发射导弹,以色列也对伊朗目标作出反击,双方快速交火。尽管停火尚未彻底瓦解,但脆弱程度一览无余。
停火的不稳使得霍尔木兹海峡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焦点。该海峡每日运输全球约20%的原油与LNG,任何风险都可能引发供应链动荡。通过该海峡的集装箱船运营总容量达320万标准箱,主要通过阿联酋杰贝阿里港进行转运。
MDS Transmodal分析师安东内拉·特奥多罗指出,若海峡被封锁,石油与天然气供应将首当其冲承压,“而集装箱航运商则可能因不想面对混乱和不确定性而撤退”。目前正值红海局势紧张,船舶不断绕行好望角,导致航运成本飙升。吉达、亚喀巴及达米埃塔等红海港口难以替代阿拉伯湾枢纽作用,使得杰贝阿里港的压力进一步加剧。
市场新闻指出,尽管停火带来暂时平静,油价仍从70美元大涨至81.40美元后回落,但结构性影响未减,中断风险愈发明显。如遇全面封锁,油价可能突破100美元/桶,甚至攀向130美元/桶,同时也将推动全球通胀并波及农业领域。
美国农业部下属经济智库称,霍尔木兹海峡封锁可能导致全球氮肥供应减少25%,进而影响美国农户成本,并提高饲料和燃料价格。
长期来看,特奥多罗预期海湾国家及邻近地区将加速投入海湾铁路、内陆配送网络及连接黎凡特、土耳其甚至中亚的多式联运走廊建设。但她同时警示,“这些长期路径无法缓解短期供应链中断”。
航运公司正筹划将集装箱服务路由改道至墨西哥湾支线或其他枢纽,但这些替代方案仍可能受到战争影响,保险费用及运力瓶颈压力持续上升。
据路透与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正重新评估东亚与中俄陆上天然气管线投资,如Power of Siberia 2,以减少对霍尔木兹海峡依赖。即便油价短期波动可控,封锁威胁仍可能长期重塑能源与物流战略。
当前以色列–伊朗停火虽暂时延续,但导弹重启与双方互指违规,将继续撼动区域稳定。霍尔木兹海峡封锁威胁潜伏,其对全球能源、航运与农业成本影响不容小觑。短期内,多家航运企业正强化应急备选路线,保险市场风险溢价提高;长期来看,陆路互联投资与多源供应将加速布局。
停火脆弱、封锁阴霾,全球供应链的“多米诺”效应正在发酵,各方需持续警惕,而战略布局亦需尽快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