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外贸大事
一、美国服装进口关税创数十年新高
2025年7月,受IEEPA互惠关税影响,美国服装进口平均关税达26.4%,创数十年新高,较年初14.7%大幅攀升。关税上调叠加消费疲软,当月服装进口额同比降3.0%,进口量降5.2%,进口价格4 - 7月上涨近3%,但零售价未显著上调。 中国受近50%高关税冲击最大,当月对美服装出口额同比降38.4%,市场份额从去年7月24.6%降至15.6%,被越南(22.1%)超越。亚洲仍占美服装进口72.9%但份额微降,越南、柬埔寨、埃及等新兴供应国进口量增长12.5% - 30.3%。不过关税未推动西半球近岸外包,墨西哥进口仅增0.5%,CAFTA - DR成员国进口降2.7%。
二、洛杉矶港8月货运量持平去年高位,预计年末增速放缓
洛杉矶港8月货运量保持强劲,处理958355个标准箱,与去年高位持平。执行董事Gene Seroka称这是西半球港口最佳表现,但预计剩余月份将放缓,因年终假期货物已到位,且经济指标如就业增速放缓和通胀导致进口商与消费者趋于谨慎。贸易专家Vincent Iacopella指出行业正应对供应链挑战。具体数据:8月进口量同比下降1%至504514标准箱,出口增长5%达127379标准箱,空箱减少1%至326462个。前8个月总吞吐量达69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4.5%。
三、波兰关闭边境口岸致中欧班列滞留
9月12日,波兰宣布全面关闭所有与白俄罗斯的边境口岸,包括3个铁路口岸、1个汽车口岸和1个卡车口岸。这一“突袭式”决策给中欧班列这一亚欧物流大动脉带来严重冲击,大量中欧卡航车辆与中欧班列滞留白俄罗斯,原定货运计划全面中断。
波兰在中欧班列物流网络中占据“咽喉位置”,近90%的中欧班列需过境波兰,且波兰境内的马拉舍维奇站是欧洲最大的中欧班列换装枢纽,承担超90%的班列换装与换轨任务。此次口岸关闭,直接切断了核心通道,约300列已发车的中欧班列滞留白俄罗斯边境,所载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纺织原料等货物停滞。
目前,对于已上路的中欧班列,除等待波兰重新开放口岸外暂无其他可行方案;尚未发车的货物,物流商建议货主考虑转换运输方式,如海运、空运或其他路线的卡航,但这需承担运输成本上升与时效调整的额外压力。
四、英国更新农药紧急授权规则
英国健康与安全执行局(HSE)日前发布农药紧急授权新指导意见,收紧审批标准,要求申请者必须充分评估农药对传粉昆虫的风险。这一举措将有效堵塞此前新烟碱类农药虽被禁用但仍可通过紧急授权继续使用的政策漏洞。
目前,噻虫胺、吡虫啉和噻虫嗪三种新烟碱类农药因对传粉昆虫的已知危害而未获使用授权,政府表示将完全禁止这些农药的使用,包括通过紧急授权的方式,并正在探索相关立法方案。值得关注的是,新烟碱类农药Cruiser SB在今年早些时候的紧急授权申请被驳回,结束了该产品2021年至2024年连续四年获得紧急授权许可的情况。
五、9月1日起,金伯利进程证书制度管理规定正式施行
7月31日,海关总署发布第269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金伯利进程证书制度管理规定),此规定适用于海关对进出口毛坯钻石实施金伯利进程证书制度的管理工作,自9月1日起施行。
六、中阿经贸合作再创新高:前7月贸易额达1.72万亿元
我国与阿拉伯国家联盟经贸合作持续深化,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中阿贸易额达1.72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3.2%。7月单月,我国对阿盟进出口2453.1亿元,增长6.9%,其中出口1355.4亿元,连续21个月保持增长;进口1097.7亿元,连续9个月维持在千亿元以上规模。我国已连续多年保持阿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双边经贸合作成效显著。
七、泰国GDP增长预测上调至2%:出口复苏抵消旅游业疲软
泰国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委员会(NESDC)近日将2024年GDP增长预测中值从1.8%上调至2%,主要得益于出口复苏和关税政策明朗化。预计全年出口额(美元计)将增长5.5%,远超此前1.8%的预测,互惠关税政策使泰国享受19%的税率,与地区平均水平相当。私人投资预计增长1%,较去年1.6%的收缩明显改善。但旅游业表现低于预期,尽管游客人均支出增至4.7-4.8万泰铢(去年4.2万),旅游收入仍从预期的1.71万亿泰铢下调至1.57万亿。整体来看,出口部门的强劲表现部分抵消了旅游业的疲软,推动经济温和复苏。
八、加拿大宣布取消多项针对美国商品的报复性关税
当地时间8月22日,加拿大总理卡尼在首都渥太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加拿大决定取消多项针对美国商品的报复性关税,但对美国汽车、钢铁和铝的关税将暂时维持。他强调,上述措施是与美国对加拿大商品降低关税的对应措施。卡尼说:“根据加拿大对《美加墨协定》的承诺,我今天宣布,加拿大政府现在将与美国同步,取消对涵盖在《美加墨协定》中的美国商品征收的所有关税。”他表示,加拿大目前正与美国“密切”合作解决这些问题,重点将放在战略领域以及未来对《美加墨协定》的重新谈判上。特朗普7月31日签署一项行政命令,将部分加拿大商品的关税提高至35%,并于8月1日凌晨生效。但是这一关税不包括《美加墨协定》覆盖的产品。自关税战爆发以来,加拿大政府已三次对美国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包括对价值600亿加元的美国商品征收关税,以及对美国汽车加征额外关税。
九、美国环保署豁免炼油厂生物燃料混合强制令
8月23日消息,据报道,特朗普政府批准部分炼油厂豁免生物燃料混合强制令,使其免受将可再生燃料混合到汽油和柴油中的强制要求。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对63家炼油厂的生物燃料混合豁免申请给予了完全豁免,并签发了77份部分豁免,同时驳回了28份豁免申请,并将7份申请视为“不符合条件”。EPA正在推迟就是否以及如何强制大型炼油厂在2023—24年期间补偿小型炼油厂获得的豁免做出决定,这将决定对生物燃料需求的潜在影响。
十、韩国加强对进口畜产品中非那西汀的检查
2025年9月8日,韩国食药部(MFDS)发布加强对进口畜产品中非那西汀的检查通知。主要内容:进口的畜产品(所有肉类及副产品和食用蛋类)进行非那西汀检查,检测限量标准为不得检出;检查时间:自2025年10月1日起装运畜产品。

